中国病了——读张鸣老师《中国心绞痛》


中国病了

——读张鸣老师《中国心绞痛》

信孚大学学员   徐利

《中国心绞痛》是张鸣先生的时评文集,谈及文化、民风、政风、政策、体制、学风、等社会让人不忍目视的社会现实。先生深厚的史学功力和思想见地,往往一针见血命中问题之要害,使人读之如醍醐灌顶,在快感与痛感之间,催人深思,给人启示。

中国有病,且病的不轻,病入膏肓,癌症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至全身。大国时代的内伤和隐痛在先生的平淡叙述中真实隐现。

先生称,中国有五千年的先天心脏病,也有三百年后天的心脏病,却都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绞痛和体制心绞痛。只是痛的是我们自己。苦的是老百姓。

读此书后,知道了,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多么神奇的国度。

中国的一些食品生产厂家,本来是生产食品的,但是却为了钱,往里面加了一些添加剂,让人吃了不死也病。

有病看病,切莫讳疾忌医。只是医生本来是治病救人的,但眼下有一部分医生看人的眼神都不对,不看病,看人的腰包。看病无非是怎么把人腰包里的钱掏出来。

中国传统,也一言难尽。反传统的事,如果仅仅是些文化人的作为,其实无论怎样反,都反不掉。导致文化和传统被摧毁的,并非“五四”。真正被摧毁的,是经过土改,合作化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的超大规模的扫荡,乡村精英连同文化精英一并被毁灭的。

而中国的官员,他们的官帽子,都是上级所赐。眼睛向上,也是大势所趋。

官员但凡到了一定的级别,衣食住行,在制度设计上处处考虑的是跟老百姓的隔离,住是有人把守的大院,办公时有人站岗的官邸,出行时警察开道的一路畅通,就算是下来走访群众,有关部门也事先安排好,人不能随便见,路线不能随便走。老百姓如果有事想见领导,即使领导有心见,也难过上青天。中国老百姓也习惯了,官员的高人一等。

中国教育,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在校生,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有一流的实验基地,没有一流的教授;有一流的教授的人,没有发挥一流教授潜力的体制。注重形式,而非内涵。统一教学、统一考试、统一模式,统一人才。培养的,不是有独立思考人格的公民,是维护国家运作的机器。

通过先生的书,知道更多的触目惊心的“真相”。

中国,住,我们有楼加加楼倒倒楼脆脆楼歪歪楼薄薄;吃,我们得小心假烟、假酒、假鸡蛋、假牛奶、地沟油、人造脂肪、美容而成的大米、药水泡大的豆芽、避孕药喂肥的王八、洗衣粉炸出的油条;出门,我们要提防推销的碰瓷的钓鱼(执法)的;上医院,我们担心假药、无照行医、被过度治疗。此外,我们还要面对假票、假证、假中奖、银行诈骗、假老虎、假新闻等等。

但多少年来,我们看惯了电影电视作品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赞歌,可是,如果真的想把老百姓变成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人,需要国家给予他们更多的东西,比如,买得起房,上得起学,看的起病……。

与其说我们需要雷锋精神,不如说我们更需要公平、公正的社会,在这个社会,公民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生活有保障,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中国特色也罢,姓资也罢,姓社也罢,最重要的还是人民生活富足,有安全感,且有保障。民生素来与民心息息相关。不关注民生,空谈和谐,恐怕只能是镜中水月,海市蜃楼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