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8条剑指楼市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新国8条剑指楼市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是什么?NO:599

史上再次最强的第三轮调控即新国八条在126日出台了。

8条政策可以说是我国近几年来有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最严厉的政策组合,主要内容包括:二套房首付提至六成;直辖市、省会城市户籍家庭第三套房停购;个人购房不满5年,营业税按卖价全额征收;各地政府要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等。

此次政策的出台可谓对上一年度政策的细化,也是新力度的加大,显然政府对抑制高房价已经做足了准备工作。但是,在过去一年的成绩中看到,力度很大,但成绩并不乐观,房地产市场走势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包括流动性仍较充裕,通胀预期强烈,近年来住房用地供应波动较大,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的动力仍然较强。这一次的调控对相应问题都有所提及,未来形势令人期待。

那么,新国8条剑指楼市给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1、开发商:禁购后势必影响销量,购房人的预期可能又被干扰,未来交易量下降是必然;加之限购限贷政策对银行方面压力的连锁反应,将造成信贷的收紧,这对于开发商来讲无形将是一重磅炸弹,未来一年压力颇大。

2、购房者:去年9月底的“国五条”曾强调,“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严格执行首付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3个多月后,首付在高位之上再提一成,力度罕见。据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在当前的房贷政策下,已有超过半数的购房者选择一次性付清房款,不进行贷款购房,贷款政策已经制约了一部分的贷款购房需求。政策平衡刚需市场的倾向明朗化。

3、投资者:对于投机型置业来讲这一次出拳很重,很明显是不希望投资者再搅和楼市了。如投资者买一套300万元的房子,原来需自备150万元,现在增加到180万元。再加上限购措施继续实施,投资投机性购房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连续调控最大的特点就是“抬高门槛,强化力度”,都是为了抑制过度消费和投资需求。毕竟资源是有限的,政府力在把资源尽可能地向首套房需求倾斜,抑制多套房的投资需求。

4、银   行:二套房首付高达六成是史上最高的比例,从金融信贷政策来看,未来将会陆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等。据专家预计未来有可能出台更严厉的贷款政策,比如只能贷款购买一套住房,第二套房禁贷;或者二套房的贷款利率也有进一步上调的可能性,有可能上调到基准利率的1.3倍。今年信贷收紧的压力较大,从首套房来看,在没有监管层要求的情况下,部分银行已经自发上调了贷款利率或者取消了优惠。政府收紧金融信贷方面已经初见成效。

5、政   府: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国八条”还对楼市调控中地方政府的责任作了更明确的规定: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此外,新建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超过年度控制目标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向国务院作出报告,有关部门根据规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对于地方政府这将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6、房价:因为恰逢春节临近,国八条在各地的具体落地政策很可能会在春节后全面铺开。而具体的中长远影响已经可以预计,因为最严厉的限购等政策肯定会影响部分购房者入市。但目前货币供应量依然比较高,另外保障房及商品房的供应效果只能在下半年才能明显出现,所以实际对价格的抑制作用依然需要看政策的落实及持续力度。

房价的涨与降,就取决于市场供求的高与低。要想控制房价,就要增加土地供应量,否则房地产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办法盖更多的房子,房子太少,房价自然就涨上去了。房地产商开发的房子数量如果比销售的数量多20%30%的话,房价才能控制住。

7、目前买房者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新政落地有一个过程,所以目前买房者应注意:

一是确需买房的抓紧买房:在调控中最严厉的是限购政策,特别是对非本市户籍的家庭,只能拥有一套房。所以为了避免受到新政落地的影响急需买房的外地购房者应提前购房。

当然限购房需要落实户籍家庭等方面的问题是要一个过程的。

二是已买房而未过户的要抓紧过户:目前二手房交易环节中,税费全部是由购房者缴纳,为了让承担高房价的购房者不再承受更高税费,能过户的抓紧过户以合理避税。

三是已经完成交易的购房者抓紧时间申请贷款。二套房首付6成,可以说是本次政策中最弱的一环,但目前影响最大的是执行利率的幅度。同样一套贷款百万的房产,第一套房85折如果取消,全部基准利率,相当于加息4次。而第二套房如果增加到1.3倍更是需要多支付近20万的利息款。考虑到对可能取消首套房利率优惠的担忧,可抓紧在年前办完贷款。

四是根据个人情况顺势而为。如果买房是自住,还是要看个人的实际需要情况,按需而动,越早越好,首选物业;如果买房是为投资,一定要考虑到未来的升值空间,如地域和政策倾斜的方向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