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应该是创业与创新的同义词,应该是信用与责任的拥有者,应该是财富与地位的所有者。


      创业是企业家的第一职责。我很赞同,将企业家特指民营企业家这一说法。也就是说,国有企业没有企业家,因为他们没有自己创业,财产不是他们自己的,他们没有从零起步,没有创业的强大动力与冲动,即使像张瑞敏、李东生等国有企业的老总们,他们的“创业”是不完全的,是有起点的,是有政治压力的,是没有很大风险的,而且有的是政治,没有多大经济压力,是政治需求压倒了经济需求,没有多大经济风险,企业搞垮了,大不了,不当国有企业法人代表,不至于有“身败名裂”,生存不下去,“流落街头”、倾家荡产的处境。也即没有企业家的独立人格,他们不能独立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去“作为”,不能真正意义地“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创新是企业家的本质与本性。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家指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具有敏锐眼光,能够及时发现社会需求,甚至创造社会需求;他们具有承担风险的勇气和能力,能够组织资源,在市场前景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开发和制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他们以个人的声誉和资产承担失败的后果,也以个人的名誉和资产赢取成功的收益。作为企业家,第一, 他要创造或加工产品,生产本来大自然中就没有的产品,这就要仿制、创制;第二,培育市场,即创新营销模式,成功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快速、有效地推销出去;第三,创新管理方式,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中,企业也没有完全协同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也要根据市场及时代变化而变化。

    信用和责任应该是企业家的职责。一个企业家没有了信用与责任,就会出现很多类似有毒奶粉事件,就不能赢得社会认可、员工拥护、股东支持、政府支撑、银行等金融部门的授信,也就得不到用信,企业根本不可能生存下去,谈何发展壮大?企业要股东讲信用、负责任,要给股东最大回报,企业游戏才能玩下去,特别是不能看牛人偷主人的牛;企业要对社会讲信用、负责任,要以优质的产品推向社会,要“最之于民,回报于民”,各级发展公益事业、慈善事业;要对员工讲信用、负责任,要按时发放员工工资,不克扣工人工资人,要让员工有集体归宿感、集体荣誉感,要让员工有发展空间、施展才能平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求聂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样的企业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这样的企业管理者,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家,才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真正需要的企业家!

    企业家应该是财富与地位的所有者。这本该不是问题,现在在中国目前却成了最大的问题。第一,企业家是财富的创造者,企业就是要创造财富的,就是要追求股东与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是企业效益和股东效益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执行人、落实者,是地道的纳税人,而中国目前的境况却不是这样的,至少不不完全是这样的,有点不伦不类之感;第二,财富在企业家插足,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但目前的中国总觉得企业家“为富不仁”、“无奸不商”,总要高唱“原罪论”,总认为“资本自从自从来到这样世界就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不那么光明正大,不那么说得清,道得明;第三,很多商人确实不讲社会道德、职业道德,不搞慈善事业,甚至于用金钱“无恶不作”、“无法无天”、“草菅人命”;第四,中国目前的商人、企业家没有形成利益利益集团,没有政治靠山,没有应有的政治地位,讲话不灵,没有更多的话语权;第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中国目前还不完全是那么一回事,有些演绎,有些变形变味变调……

 

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