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真诚:齐鲁银行案是对悬浮信贷高铁的警示


陈真诚:齐鲁银行案是对悬浮信贷高铁的警示

文/陈真诚

《云南信息报》)

 

[导读:齐鲁银行案暴发是件好事,对中国目前这列悬浮信贷高铁敲响了警钟。监管层乃至决策层应从齐鲁银行案吸取教训,及时警醒,采取措施应对……本文内容系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人或任何机构、企业做出任何决策的依据,也不构成对文中提及的个人或机构的评价。]

 

刚跨入2011年,就暴出齐鲁银行等涉伪造金融票证高额骗贷一案。市场盛传涉案金额60亿元人民币、加上其他总计亏损过百亿,有多家银行涉案。虽然齐鲁银行不是系统重要性银行,但在中国近年大规模增加信贷的今天,依然难以不让人想到美国金融危机、一些银行倒闭的一幕,心存忧患。

对于齐鲁银行案诱因,有人认为主要是银行通过“高息揽储”吸引存款、大幅扩张、内存监控漏洞甚至是内外勾结、内部风险控制失效等。但应该有更深层的原因,如银行发展激励、风险监控和用大规模投放信贷来刺激经济增长等机制或体系性原因,以及近年来信贷大规模扩张、存贷高息差成银行主要赢利来源、银行资金追逐房地产形成投向偏好、为膨胀信贷而展开“创新”却不重视风险监控等现实性原因。

据报道,齐鲁银行扩张速度非常快,为膨胀信贷信贷而“积极创新”。不但知识产权可质押贷款,还可做跨行存单质押贷款,对他行存款凭存款证实书质押到齐鲁银行贷款,最高可贷九成。而且,齐鲁银行偏好房地产。2009年7月6日《齐鲁晚报》报道,齐鲁银行强化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及市场营销……“安居泉城人家”系列房贷产品引入了澳洲联邦银行“循环信用”等元素……2009年初,在同业市场第一个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存量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全部自动调整为基准利率下浮30%......截至2009年6月30日,个人贷款余额突破62亿元,实现了两年翻番的目标。即便至今陷案,依然可做跨行存单质押贷款。

如此之下,怎能让人不联想到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为当今正推行以大规模投放信贷这个燃烧货币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而担忧?本文作者陈真诚认为,也许应该说,齐鲁银行案暴发是件好事,对中国目前这列悬浮信贷高铁敲响了警钟。

对于所使用的悬浮信贷高铁一说,本文作者陈真诚所意指的是,信贷大规模膨胀,其增速象高铁一样快,可其下堆积的是些泡沫,缺少足够的实体经济支撑,就象悬浮列车一样悬浮在空中,只是悬浮的高速的信贷膨胀列车。

2009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近10万亿元、超年初最低计划约一倍,有约5万亿元流向了房地产。2010年,已超出7.5万亿元目标,很可能突破了8万亿元,或有约4万亿元流向了房地产。这两年,约18亿万元新增贷款中,约有9万亿元流向了房地产。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结果非常惊人。

央行数据显示,因应对金融危机而下半年突击放贷的2008年全年新增贷款4.91万亿元、同比多增1.28万亿元,房地产高热的2007年只有3.63万亿元,2006年只有3.18万亿元,2005年只有2.4 万亿元。无论2010年、2009年每年新增贷款中流向房地产的资金或两年平均额,几乎都超过了2005年以来每年新增贷款总额,有的甚至高达约2-3倍。

即便如此,虽然今年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但据悉今年的信贷规模比去年只降低约10%,全年新增贷款仍有约7万亿-7.2万亿,即便降低25%仍有约6万亿,也都将超过2008年新增贷款总额。据悉,各总行已将今年一季度信贷指标下达至各分行,今年的信贷规模与去年相比会略紧一些,但不会小。业界普遍认为,1月份的信贷投放量破万亿元应无多大悬念。这些意味着,今年信贷政策其实或还将相当宽松。无疑,其中也将有不少资金流向房地产。

在这种形势下,商业银行难免不膨胀信贷,追逐房地产。只是,一些银行缺少存款资金,为解决资金来源的压力,纷纷展开揽存大战,或高返揽存,或大量发行理财产品,再进行大规模放贷通过高息差获取赢利。在这种赢利刺激和揽存竞争白热化之下,出现高息揽存、骗贷、内外勾结伪造金融票证诈骗案就不足为怪。因此,本文作者陈真诚认为,监管层乃至决策层应从齐鲁银行案吸取教训,及时警醒,采取措施应对。

可令人纳闷的是,齐鲁银行案发后,银监会两次回应称,相关银行运行正常,各项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去年12月29日下午,济南市副市长张宗祥代表市政府对驻济银行提出了四点希望,第一是继续稳定增加信贷总量,第三点是不断创新金融产品……

接下来,监管层乃至决策层会怎么做?会从齐鲁银行案得到警醒吗?我们或只能等待答案,但依然可能是让人大跌眼镜的答案。如果真是这样,那齐鲁银行案或将真不会是孤例……

(《云南信息报》文章“齐鲁银行案是对悬浮信贷高铁的警示”地址:http://www.ynxxb.com/content/2011-1/7/N93879867217.aspx

[联系作者陈真诚:QQ622000544,电话13808420007,限土地交易与项目投融资等工作联系,请注明具体事宜。有关土地交易与项目投融资供求信息资料,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欢迎加入QQ群“土地交易与项目融资”(群号46389985):限基金、信托、券商、投行、银行、典当、担保、房地产投资等投融资、土地买卖机构人士加入,无关者免入。实名制,申请加入者请注明个人姓名和单位名,以便放行。]

 

阅读推荐:

房企资金链将断?别吓唬人                 视频013:调控下的楼市怪圈

房价调控表态需挤掉语言泡沫               视频012:楼市真降还是假摔

2011调控升级市势微妙心态忐忑             视频011:房地产的非典型谋杀

遏制房价上涨成空头支票                   视频010:价格洼地的命运

物价地价房价齐涨房价何以合理             视频009:买期房还是现房

年内再加息或致楼市滞涨                   视频008:补贴能否阻止楼市下跌

央行应放弃低利率                         视频007:人民币贬值便宜了谁

元月或再加息                             视频006:内忧外患降息能否解困

别让货币调控成“空调”                   视频005:政府补贴买房是劫贫济富吗

别让房产税落入阴谋陷阱                   视频004:退房风波(下)

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已经开始                 视频003:退房风波(上)

中央或推房产税抑通胀                     视频002:一线危机(下)

经济工作会议更需要反思                   视频001:一线危机(上)

年内或继续加息

货币政策转向房调将再加码

房价或将继续坚挺

央行还应多次加息

热钱猛如无形虎

好别墅要做到“五讲四美”

­关于海南房价,我就这样“被标题”

通货膨胀将会推高房价预期

我没说过海南房价将下降80%

房市已患新政策依赖症或瞬间暴变

房产税或成悲情结局伤民不利政

房价调控还有更严厉后招

不加息等于鼓励财富掠夺

楼市调控还将下“加息”猛药

近期房价上涨之主因内幕

政府加码调控主要落点在哪

生物低碳楼盘或最具购买价值

中小开发商或将死掉一批

立法禁止炒房不现实

打击空置须用重典

有些闲置土地囤积了17年

大量空置房或逼出空房税

金融调控再从紧先降价者多受益

政府应积极支持生物低碳地产开发

房地产低碳化任重道远

低碳地产有望产业化目前仍处概念炒作

民间融资成本大涨年利率最高达96%

房地产泡沫没有破灭

房地产调控会否再陷囚徒困境

低碳地产应当领衔低碳经济

国土部长断言房价下降底气何在

警惕地产“低碳”被滥用

物理低碳不是真正的低碳

通胀下负利率对冲房地产调控政策

生物低碳已被楼盘用作营销噱头

生物低碳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价值

低碳房:住宅新趋势or促销噱头

是否低碳与房屋面积关系不大

地产“低碳”被滥用

地产低碳不能设下使用成本陷阱

新住宅运动不能作为涨价理由

清算土地增值税难抑房价

开发商不降价的秘密

房地产调控最大悬念

房市调控或出现水中挤海绵现象

揭穿开发商的低碳谎言

警惕房地产调控次生灾害

如果女人都走光了…

房价下跌的富人之忧穷人之虑

房地产市场中了什么魔咒

房价下跌50%房地产也不会崩盘

资源性非民生地产依然值得投资

八大因素证明土地调控还将加码

投资回报率是道坎

国家经济与百姓生活谁服务谁

浑浊土地市场背后充斥歪门邪学

土地调控将越来越严

警惕银行地产风险互动爆发

地方政府拿走超六成信贷财政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