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系统悖论及其成因
廖仁平
关键词:悖论 系统悖论 社会现象
提 要:分析了社会系统临界分叉复杂演化与人类主观认识局限共同协同而成了许许多多社会系统悖论,揭示了社会科学理论及政策中,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1 一般性悖论研究简介
悖论指在逻辑上可以推导出互相矛盾之结论,但表面上又能自圆其说的命题或理论体系。悖论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人们对某些概念的理解认识不够深刻正确所致。悖论的成因极为复杂且深刻,对它们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数学、逻辑学、语义学等等理论学科的发展,因此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最经典的悖论包括罗素悖论、说谎者悖论、康托悖论等等。
自然在整体上是包含多样性的,而我们却置这些情况于不顾,而专门关注属于我们感兴趣的那一种特殊情况,当特殊情况与其它相反的情况或普遍性存在的一般情况相遇时必然产生某种相悖的结论。
悖论(paradox)来自希腊语“para+dokein”,意思是“多想一想”。这个词的意义比较丰富,它包括一切与人的直觉和日常经验相矛盾的数学结论,那些结论会使我们惊异无比。悖论是自相矛盾的命题。即如果承认这个命题成立,就可推出它的否定命题成立;反之,如果承认这个命题的否定命题成立,又可推出这个命题成立如果承认它是真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假的;如果承认它是假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真的。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悖论,它们震撼了逻辑和数学的基础,激发了人们求知和精密的思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和爱好者的注意力。解决悖论难题需要创造性的思考,悖论的解决又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观念。
一般地说,由于悖论是一种形式矛盾,即是某些特殊的思想规定的产物,它们就不可能是事物辩证性质的直接反映。因此,悖论实质上是客观实在的辩证性与主观思维的形而上学性及形式逻辑化的方法的矛盾的集中表现。具体地说,作为客观世界的一个部分或侧面,认识或理论(数学理论、语义学理论、系统演化概率性多向分叉等)的研究对象在本质上往往是辩证的,即是诸对立环节的统一体;然而,由于主观思维方法上的形而上学或形式逻辑化的方法的限制,客观对象的这种辩证性统一性在认识过程中常常遭到了歪曲:对立统一的环节被绝对地割裂开来,并被片面地夸大,以致达到了绝对、僵化的程度,从而辩证的统一就变成了绝对的对立;而如果再把它们机械地重新联结起来,对立环节的直接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而这就是悖论。
悖论有三种主要形式。
2.一种论断看起来好像肯定是对的,但实际上却错了(似是而非的理论)。
3.一系列推理看起来好像无懈可击,可是却导致逻辑上自相矛盾。
显然,任何悖论都是相对的,当人们把握了其真理的各个方面时,原来看起来矛盾的所谓悖论现象就将不复存在,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在神学家们看来就是一种谬论,但后来的科学事实证明它是一种正确的认识。所以,可以简单地认为:任何学科中如果存在悖论都说明其理论尚不完善,尚有改进的余地,所以,学者们都应该再多想一想以完善该学科。
2 社会系统悖论成因简析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复杂的人类社会,不仅因为人类社会系统本身极其复杂,还因为不同价值判断标准的普遍滥用,其悖论远比自然科学中的悖论多,所以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实践中,才有许许多多的冲突。冲突各方的博弈推动着人类进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无始无终)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不必要的、有害的甚至是反人类的冲突。
解析不同社会实践中的悖论及其成因,找出一些更加理性有效率的社会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类互相理解、包容、团结友爱、合力奋斗,可以更有效率地推动人类进步从而更深刻更广泛地达到“天人合一”这个理想境界。
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诸多悖论,根本原因是社会系统处于临界态时的概率性多向分叉演化,每一种演化结果都是一种系统内在概率态的客观呈现。概率大的态被客观呈现的可能性就大,反之则小。而人生有限人的理性也有限,每个人都只能认识复杂事物的一部分,好比盲人摸象,这些局部真理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常给人互相矛盾的表象。
一方面,系统可以演化出来的各态间本身存在着客观差别,另一方面,不同人群对各态还存在认识上的差别,当这两种差别大到一定程度时,就表现为悖论现象。
比如对已经发生的同一种客观社会事实,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有人无所谓。对社会未来的发展,有人认为这样好,有人认为那样好。各有各的价值判断标准且也各有各理,这些冲突中除了也客观存在着一些真正的不可调和的对立外,更多时候是一种佯谬,是应当也是可以统一于一体的。人类社会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有害的、甚至于是反人类的冲突都是因为没有认清这一点所致。
社会系统悖论现象的大量存在提醒人们:总体优不一定局部优,局部优不一定总体优,此时优不等于以后也会优,此地优不等于彼地也优…社会科学理论及政策中,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人们可以期待的是:通过一定谨慎的调查研究后,结合科学理论及其成功经验概率性正确地模糊性地对未来进行预测,并在实践过程中随时随地进行校正,进而达到一定可接受的现实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