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热点新闻是,多地上浮首套房贷利率,京沪深穗四大一线城市均已开始,招商银行、广发银行、交通银行、建行等多家银行跟进。看来已呈全面铺开之势。新闻的说法是“首套房贷步入利率上浮的时代”。
首套房贷的对象当然是首次置业者,而首次置业者又是些什么人呢?经过了房地产多年“繁荣”,凡是有能力置业的人在涨价投资诱惑下均已置业,部分更是置了很多业。正是这些在投资诱惑下置业的人吹起了房地产泡沫,引来了限贷限购政策。剩下来没有在近几年购房的人,就是持币观望的人了,他们有住房需求(注意不是“投资需求”),但钱不够,因此翘首期盼房价下跌,以使手中的钱够支付购房款。谁知左等右等,没有等来房价下跌,反而等来了利率上浮,真实要后悔莫及、捶足蹬胸了!
银行房贷利率不是纯粹市场化的,而是一种国家政策工具。这不是理论上应不应该的问题,而是实际现象即是如此。因此,部分银行或者个别银行的地方支行自行上调利率应不是个别人的“任意妄为”,可以理解为国家政策的“试探”。
如果以上成立,那么房贷政策要“试探”什么呢?是打击刚性需求吗(首次置业者的住房需求基本是刚性的)?是帮助银行提高盈利能力吗(二套房和首套房都提高了不是相当于全面提高吗)?或者要动摇“居者有其屋”的政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