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亿美金到260亿美金,这就是联想收购IBM之前到现在交出的业绩答卷。客观的讲,当年敢收购IBM绝对是冒险战略,那个时候的联想未必有十足的把握和信心来消化这个庞然大物,但所谓的企业家精神就是在有风险的时候做决策,而且风险越大,对决策的考验就越大。
第一领导力中心发现,从thinkpad衍生出ideapad,从PC互联到移动互联,thinkpad(ideapad)+乐pad(乐phone)的双品牌策略正在发力。一方面,以think主打商务,扞卫其高利润领域;一方面,以idea主打娱乐,用“彪悍的小y”打动娱乐客户。所以,在PC领域,联想左右逢源,对Dell和惠普的超越,剩下的问题只是时间。
在移动互联层面,以乐phone为代表,跟随iphone的体验路线,彻底改变原来联想移动的终端形象,今年8月,联通与联想合作的定制版乐phone出货量达到50万台之多,这在国内手机行业是不多见的。以乐pad为代表,联想利用在PC领域的经验,应用到平板电脑上,技术领域的优势自不必说,而本次国庆战役,联想推出的千元乐pad,更是将竞争对手逼到了胡同,联想在pad普及层面走到了前面。
还有一个秘密武器是thinkpad的平板电脑。这款标价远远超过ipad的商务平板电脑,其实是切分了pad的高端商务市场,在这个细分市场中,pad的价值还仅仅是工作之外的补充,远远算不上他们工作和生活的主角,但他们的内心其实还是渴望拥有一款兼具商务和休闲功能于一身的pad,那种随身带两个电脑的滋味一点都不好受,所以,thinkpad的平板电脑将是2011年商务人士选择pad的一个最佳之选。
而给到联想的战略营销建议是:扩大地盘是正道,锁定终端是出路,放大体验是关键。
其中,千元乐pad瞄准的是扩大地盘,联想在这个层面走到了前面;锁定终端自古就是联想的强项,当然这个前提是在中国,联想接下来要面临的是,如何把中国的渠道策略复制到海外,今年8月,联想收购德国个人电脑零售商Medion AG大约51.9%的已发行股本,这其实已经在向欧洲的主流渠道扩散力量了;最后的问题可能会出在放大用户体验上,这种营销和运营需要联想以超强的互动营销、用户公关、圈子经营,这种能力一直在联想所缺少的,其收购NEC不仅有产品策略上的考量,更是向消费化靠近,在联想的高管架构中,未来如果有媒体互动营销经验的人士加盟应该是可行之策。
三星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战略营销之道:颠覆性创新,新标准制定,最优化应用,三星需要从“外形优势”转化为“内在优势”。
在亚洲,三星已然是工业设计领域的领跑者。时尚一直是三星产品的代名词,而且三星在技术研发领域已经走在了亚洲企业的前列,其在液晶面板领域的领先能力和在手机芯片领域的研发实力,在全球都得以独步。
第一领导力中心发现,对比联想,三星在消费电子领域的优势,是在李健熙创业时代就奠定的基因。当年的三星,立志要打败索尼,于是他们生产出比vaio薄1厘米的笔记本,生产出可以超越特丽珑的液晶面板。在2004年,当索尼开始陷入巨亏时,三星的利润远远超越索尼,并跃居世界500强前列。
在手机领域,三星先是打败索爱,后来又击败摩托罗拉,稳坐传统手机领域的第二把交椅;在智能手机领域,三星一开始就加速了竞争,早已不把诺基亚、黑莓放在眼里,目前正同HTC争夺苹果iphone之后的榜眼位置,同时,三星作为安卓系统的战略合作伙伴,其最早推出比肩itunes的三星乐园,在应用软件领域走到前列,而其将手机与电脑结合应用而生的P1000平板手机,更是将三星的创新优势发挥到极致,由此,三星在手机领域的霸主地位开始显现。
在乔布斯之后,亚洲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就是三星。目前三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习惯了做跟随者的三星,如何改变路径依赖成为领先着?当前面没有榜样的时候,如何当老大?
具体而言,三星面临的问题就是颠覆性创新、标准化制定、最优化应用等三大战略营销问题。所谓颠覆性创新,意味着三星需要在业界最先回答pad之后是什么,iphone之后是什么这类问题,坦白说,这种问题对三星而言并非易事;所谓标准化制定,意味着三星要成为新标准的建立者,从以往的遵照标准到现在的开创标准,这需要三星在战略层面的巨大突破;所谓最优化应用,意味着三星在安卓系统上做三星的定制化应用,而不是泛泛的标准化应用,这种研发和互动需要三星在战略营销上的实质性突破。
当然,无论是联想还是三星,他们都是亚洲企业的卓越代表。过去在汽车领域发生的故事(在欧洲兴起,在美国强盛,在亚洲扩张),将会在消费电子领域上演,亚洲时代将会到来。
联想VS三星:谁是苹果之后下一个榜样?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