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完了高德拉特写的《目标》。他用小说的笔法,论述了如何通过近乎常识的逻辑推理,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在书中,主人公罗哥,经过层层磨难,终于修成正果,让自己和企业脱离苦海,走向辉煌,而这一切都源自一位从来没有进过工厂的物理学家——钟纳的指导。虽然书中涉及到的是制造型企业,但因能清晰地反映出问题的本质,对其他类型的企业也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
目标是我们工作当中提到最多的关键字之一,他为我们指引方向,但同时也会给我们制造麻烦。有时候,我们制定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目标,但执行到最后却未能如愿以偿,而且还会让企业为此疲惫不堪,甚至将企业拖进深渊。在这个过程中,也许大家都很努力,但目标就是没达到,看完这部小说才明白,这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只看到了目标表面,却没有看到目标背后本质的东西。
目标很多时候被当成一个口号,没有做非常系统的规划,这样的目标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大体上,目标管理可以分为员工管理、时间管理、沟通管理三个个部分。
员工管理
在制定目标规划时,我们首先就要考虑现有的员工管理机制能否支撑新的目标,其中考虑的关键点主要包括工作时间、工作流程、奖励制度等。如果这些关键点不能很好地支撑新目标,就需要进行系统的改进。制定合理的员工管理机制对目标实现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重要因素——积极性。
用书中理论来讲,员工的积极性也是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一个制约因素,一个员工积极性的下降影响到的并不只是个人的工作效率,而是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所以,制定合理的员工管理制度是目标实现的第一步。
对于一个目标,我们往往会将其分解成几个小的阶段性目标,并且会为每一个阶段性目标设置一个时间节点。在制定时间节点时,需要充分考虑各个阶段所涉及到的人员、设备、物资的实际情况,这些因素分析得越透彻,时间把握就会越准确。
当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阶段性目标完成时间还是可能会和预想的时间节点有偏差。这时候就需要动态的调整,就如同小说中罗哥参加儿子大卫的健行一样。他们要求每小时要行走二公里,但有可能第一个小时就只走了一点五公里,这时候就需要在第二个小时里行走二点五公里以弥补第一个小时所造成的延误。在进行调整时,还需要考虑额外的变化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有沟通管理的支撑。
沟通管理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很好的沟通,就很难有好的工作效率。沟通管理主要体现在目标实现过程中,企业员工之间、员工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而这些沟通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员工的积极性是一个制约因素一样,沟通也是目标实现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
有效的沟通管理还是企业创新的来源。这里所讲的创新并不是要产生新的事物,而是通过团队的思考,探究问题的本质,以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在目标实现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些意外情况,但因当事人认识的局限性而常常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小说中给出了解决方法,每次遇到意外情况,罗哥都会将企业各个方面的负责人召集在一起,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每个人通过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对问题会认识的更全面,也会有更为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就不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就像文章题目所说,时刻盯住你的目标。盯住目标重要的不是盯住目标本身,而是要盯住目标所涉及的每一个细节的变化。闻风而动,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有效地反应,是保证目标实现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