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提议原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第六十七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前款所称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时,应当提供此前三年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和其他相关证据。

 

以下为我在国务院法制办窗口提交的文本

 不同意:1.应该继承现行法律,即由权利人自由选择实际损失或者侵权者所得利益的计算方式,并赔偿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否则无法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而且重新分配权利,会造成法律混乱,也容易助长强权经济,霸权经济,甚至会出现“依法侵权”,即侵权人只要支付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就能任意侵权。从而造成中小企业被大企业任意吞噬。破坏经济秩序。2.如果明确“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不但不利于销售商共同参与监督和抵制侵权商品,而且会促使销售者“故意不知道”或者和侵权人合作,并从中得利,造成经销商“合法侵权”。但又考虑到现实中,确实有销售者,因为没有认证审核,或者被欺骗等过失(即"不知道")造成侵权的,当允许在先行赔付后,可以向侵权人追偿。3.注册商标专用权人请求赔偿时,“提供此前三年内使用该注册商标的证据和其他相关证据”。这段应该去掉。这一段作为维权的前置条件有违法律公平,不但增加了维权难度和成本,也增加执法难度,不利于权利人,反倒可能成为侵权人“合法侵权”的理由,而且也不利于及时制止侵权行为,反倒有可能让侵权证据转移、灭失,或侵权人逃逸等,况且《商标法》已经规定三年不使用,可申请撤销。
      综上,应修改为:  

       第六十七条  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可以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也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前款所称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在先行赔付后,有权向侵权人提起诉讼,追偿相应损失。

 

    由于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我只能挑最重要的权利这一条了提出自己的意见了。

    遗憾的是《商标法》修订这么重要的事,到目前为止,仅有150人次参与并提交了自己的意见。当然他们说些什么,也只有法制办的人才知道。

    而且从9月2日国务院法制办发布,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主办的“中国商标网”上至今未见任何消息,商标界的很多同行居然都没听说这回事。不能不说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