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遗忘的艾灸之术


    在翻阅针灸书籍时,不禁深深叹服古人的智慧,针灸之术洞悉了生命的奥秘,这些简廉神效的一针一火之方不知泽被了多撒少生灵。

   当看到现代人被挟科学之名的西医洗脑后,稀里糊涂的忍受注射冷盐水、射线透视、手术刀切割之苦,却又对中国古老而灿烂的中医之术嗤之以鼻。人们习惯性的认为中医没有科技含量,不是科学、手法太简单、没有昂贵的化验仪器,令人生疑,更多人认为,看中医没面子,找西医动手术才有面子,宁愿被西医大破元气,也不愿尝试一下至简的艾灸。岂不知中医之道博大精深,四两拨千斤,极其精妙。以逻辑见长的西医尚且至今没有触到医道的大门在哪里。

   只是因为针灸之术太神奇,现在的人们反而不相信了,他们只相信的是看得见的复杂进口设备,以为那才是医道正途。殊不知,在市场经济下,劣币驱逐良币的法则永远发生作用,针灸之术因为不能给人带来回扣和好处,没人愿意代理推广,自然日渐衰落。

   何为医?

  “人之有生,禀受五气,养以五味,征为五色,发为五声,五者相得,气血和平,五者一失,疾疢乃生,由外之内,感于六气,有内之外,败于七情。补偏救弊,医擅其名。医者意也,以意消息,贵得精祥。”(《砚丞医愿》)而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医学显然已经让西方人碰的头破血出。 

   在中医体系里面,人们多熟悉抓草药治病,却对针灸非常生疏,特别是灸术,即艾灸。在《黄帝内经》说 :“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可见,多数病只要灸疗就能治愈。针灸并用,百分之八十的病都能治好,针灸不及,剩下的才考虑汤药。

   现在古老的针灸之术这门养生绝学却面临着危机。首先是清朝皇帝下令以针灸不雅(因为皇帝皇后要脱衣服针灸)为名敕令取缔,仅留汤药;后来又是五四革命,被洋枪洋炮吓破胆的精英们盲目推崇西医、现在又面临着政策性的歧视,百姓们几乎遗忘了还有这种医术。

   古人针灸是极其讲究的,有一整套的程序,从蓄艾,即备用陈艾开始,以此为下火、坐向、点穴、早晚次序、灸病吉日、四季人神所在禁忌、逐日人神所在禁忌、十二时人神所在、灸炷大小多寡、辨脉、补泄、灸后调养。(《神灸经纶》)不但讲究灸法顺序:从头向左,再向下;然后从头向右再向下。(备极千金要方)还要选个好日子,择吉。可见古人的心思非常精细,道理古奥。

   怎么学医呢?

  “当明经络,须识扶阳。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人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四穴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中风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乃肾气虚损,灸关元五百壮,服保元丹后再服八仙丹和八风汤,终身不发。久患脚气,灸涌泉穴五十壮。”《扁鹊心法》。再看看西医,不知经络为何物,就下手蛮干,虽然博士帽戴在头上,却如同盲者摸象,只能不断的靠进口设备唬人了。

   中国老祖宗留下的很多针灸秘籍,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版,但近二三十年基本绝版了,要买的话只能花高价复印件了。如《仙传神针》、《太乙神针》、《灸法心传》等等。我有种强烈的感觉:国家一旦放开中医管制,西医立基本要垮台,医院要大量倒闭;从重庆赵氏雷火灸出版《中国雷火灸疗法》脱销来看,低廉高效的传统针灸疗法已是大势所趋。
    最近一名韩国百岁针灸大师出版了一本书《针通经络,灸调阴阳》非常畅销,书中一个观点是“针灸师是会走路的医院”,一语道破了针灸的高效低廉。很多到处碰壁的西医跟他学会针灸后,都成了美国人眼里非常有威信的医生。

    中国有一种灸术叫“太乙神针”。虽然名字叫针,讲的却是灸术。“太乙神针,较之医理、方药易学易懂,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沉疴可起,急暴疾易复;适应城市、山区、家庭、旅途治疗,在养生保健方面更有价值,愿广传天下,以济世焉!心病是本,身病是末,所以养生还是要以调心为上。”(《太乙神针》)

   艾灸能治疗上百种病,我选出几个常见的病症摘录如下:(仅供参考) 

    1、感冒:

   头疼发热者,灸关元穴;目痛发热、呻吟不绝者,急灸中脘五十壮;耳聋口干、多痰嗜睡者,急灸关元三百壮。(《扁鹊心法》)

    2、前列腺炎:第1日,在关元、三阴交各灸30分钟;第2日,肾俞30分钟,脐60分钟;第3日,小肠俞2分钟,足三里30分钟。以上穴位三日循环灸。一个月后,1日加灸身柱、命门、腰俞各30分钟;2日加灸中极、照海各30分钟;3日加灸委中30分钟和昆仑25分钟。(摘自《马氏温灸》)

    3、中风 

   “中风者,卒然中倒,人事无知,口眼 斜是也。方书有中经、中络、中脏、中腑之分。医之乏效者,必须用灸。或未经疗治者,急灸无妨。当其国中之时,先灸百会,或灸尺泽。如口噤者,灸风池。左瘫右痪者,灸风市。如两额暴痛,口眼歪斜,牙关紧闭,失音不语,灸客主人。如因痰而中者,灸环跳穴可也。”

   灸百会穴、尺泽穴、风市穴、客主人(两耳前骨工宛中间,开口即穴处)、环跳穴、风池穴。(《灸法秘传》)

   4、男性阳痿

   阳物痿软而不举也。年老之人,则常有之。若少壮之人,是为真火衰惫,法当灸其肺腧、膏盲、关元、气海、中极、三阴交穴。(《太乙神针》)

   5、养生灸

   ① 选穴

   主穴:气海、关元、神阙。

   附加穴:脾胃虚弱者,配中脘穴,身体虚弱者,灸足三里或三阴交穴。

   ② 施灸方法。多用生姜、艾柱灸。

   ③ 灸之时节。气海穴在立春前后5天,关元在立秋前后5天,施灸。

   6、女子养生四要穴:关元、灸20分钟;血海穴,灸十分钟;足三里穴,10-15分钟,强肾健脾;三阴交穴,灸十分钟。调理生殖泌尿系统。
   7、男士“四穴扶阳法”艾灸的四个穴位: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
  

     艾灸,简单可学,疗效显著,很有大力普及的必要,本来家庭保健是主流,但现在医学界精英们却把持垄断,把治病搞得极其复杂,坐收暴利。现在的医改步履维艰,源自多方利益的博弈和自卑心态的作祟,连美国都感到医疗是个沉重负担时,我们竟弃五千年的医术而买椟还珠,还在阻扰中医的普及;西医模式已经黔驴技穷,它死在了西方一贯自豪的逻辑思维上。

     孟子说“七年之疾,当求三年之艾”,《医学入门》:“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道理再明白不过了,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的预感,可怕的癌症可能会被极其简单的艾灸治愈。大道至简,癌与艾二字同音,其中必有玄机。         

   《通玄指要赋》指出,“必欲治病,莫如用针,巧运神机之妙,工开圣理之深。”艾灸堪称古老的医学奇葩,古人说“一针二灸三药”,可见针灸的重要性,希望人人都把它学会,仅需十几元钱就有可能治好你的病,从此不再吃药打针、不再跑医院花冤枉钱、受冤枉罪。

    艾灸,是上天赐予老百姓的良心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