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北大”,痛别“北大”
▲湖南大学教授 廖进中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它一直是我的爱之所在、神之所往:年轻时,想进“北大”当学生,只怨“文革”泡了汤;年长时,想学“北大”作教授,总恨自己水平低;儿子长大了,在“出国”与“读北大”之间纠结,直到早响,还从国外传回一番话:“在中国,若不去‘北大’,就不算读大学”。
近年,“北大”出了个研究中
我要进一步表达的是:任何人都可以坚持自己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当然也包括你“孔庆东”,但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举止文明;作为教授,要研究学问,“传道授业”。怎么可以对人开口“娘”,闭口“妈”的?为什么不去想想自己的“娘”,家里的“妈”?
哎!孔庆东啊,孔庆东!你用三句“妈”,把你们孔家店的那“三纲五常”的面具彻底撕碎了;把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道德底线彻底摧毁了;把中国文人和中国文化的斯文彻底扫尽了;把“北大”
一句话:孔庆东以他的独特方式把“北大”的面貌展示给了我们,我们也就不能不以独特的方式去“告别‘北大’”,“痛别‘北大’”!
(2011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