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公司集体输给了浙大网新?


  在奥巴马宣布实施医疗体系改革后,最雀跃的是印度服务外包公司,它们自认为将独食美国500亿美元的医疗信息系统外包市场。但这一次,包括Infosys、Wipro和Tata等在内的印度科技巨头,不得不把来自中国的浙大网新视为有威胁的对手。因为,不久前在美国医疗保险机构——Security Health Plan抛出的2124万美元软件总外包竞聘中,印度公司集体输给了浙大网新。

  其实浙大网新是一家衔着“学 研”金钥匙出生的科技型企业,类似的“高校工厂”模式几乎在中国各大学里都有。但这家低调经营的公司,是怎样在多元领域实现跨界创新的呢?

  大多数“高校工厂”模式,不是找外部企业托管,就是设而不管。而网新不仅来自浙大直接创设,且董事会成员、执行管理层来自浙大各系教授。这种在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让网新能轻而易举地打通产学研渠道。另外设立了虚拟化的网新中央研究院,解决了企业自身创新所需的跨行业专业知识,从而使得创新有一个平台保障。

  和传统制造企业不同,网新的每一步都和创新紧密相连。传统的外包模式,只能被动等待客户的合约。为了争取更大的业务量,浙大网新采取了“合包联姻”的方式。该模式相对于交易关系的传统外包模式而言,是一种客户与外包商之间的互依共生的关系。最典型的运用,就是与美国最大的基金公司道富集团的合作。整个合作路径上网新走的三步:

  第一步,取得传统外包话语权。此前,道富已老化的Lattice证券交易系统每天都会死机几近瘫痪,道富也试图聘请美国、印度的软件外包公司修复该系统但均不成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找到了浙大网新。负责这一项目的副总裁杨小虎带领学生,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用了半年时间,完成了72条程序,终于修复了Lattice证券交易系统,此举大出道富的意料。鉴于对浙大网新的认同,道富将集团150余个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外包给了浙大网新。

  第二步,升级外包服务。网新对于道富的核心系统实施100%的再造,使系统速度提高了500%,有效提升了系统弹性和扩展性,节约人力成本达25%以上。与此同时,培养起了国际顶尖的金融信息服务项目团队。

  第三步,开创“合包联姻”模式。随着与道富合作的深入,双方开始进入第一次“婚姻”,共同出资创立了“网新恒宇”,之后被道富收购,成为其独资的“道富信息科技”。与此同时,双方合资创办了“网新恒天”,继续承接道富的软件业务,但道富不再仅仅是信息技术服务发包方,而是以共同投资人的身份,直接介入项目的管理,与网新共享风险利益。网新还在“合包联姻”模式基础上进行微创新。比如“360度全方位合作”,网新在与微软、IBM、思科等国际巨头的合作上,双方互为客户、互为供应商,形成一个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