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基地繁华背后


 

动漫基地繁华背后

 

 

  樱桃小丸子、网球王子、海贼王、蜡笔小新、海绵宝宝……10月7日,第十三届“齐鲁动漫展”上的千余种动漫展销品中,除喜羊羊系列之外尽是日美动漫形象。与之相悖的是,国内动漫产业“空前繁荣 ”,据统计,如今光国家级的动漫基地 ,全国上下就批建了40多个,省市级甚至县级动漫基地更是不计其数;近7年来,我国动漫产量跃升了50倍,超过美、日,成为世界第一动漫生产大国。但是这些动漫都放给谁看了?观众不知情。因为有一部分动漫,从一开始就不是做给观众看的,而是以此做招牌进驻低房租、低税收的动漫基地办公司,或者为了获取国家正在大力投入的文化产业或动漫产业扶持金。

  国字号基地多达40余家

  “潍坊人自己创作的动画片,还上了央视呢。”今年,潍坊出产的动画片《精灵萝卜娃》每天早晨7时在央视少儿频道开播,连播两集。虽然这个时间没几个孩子会看动画片,虽然自己也并没看过,但说起来,潍坊出租车司机崔师傅还是很自豪,毕竟自己家乡出产的作品上了央视。这部动画片以潍坊的特产萝卜为动画造型 ,分为26集,讲述了白萝卜、紫萝卜、绿萝卜、胡萝卜、水萝卜以及它们的长老蔫萝卜的故事。全长338分钟,总投资达1562万元,可谓是“大手笔”。

  一炮打响之后,《精灵萝卜娃》的制造商目前正着手打造山东省首家以企业为主体投资建设的大型综合动漫基地。这个斥资6亿元的动漫基地,包括办公大楼、研发中心、培训基地、休闲娱乐、专家公寓等功能区,以及动漫创作中心、动漫培训中心、动漫音效工作室等先进技术平台。

  不仅仅在潍坊,如今的动漫基地已经在全国四处开花。2004年,广电总局批准成立首批9个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其中包括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中影集团、杭州高新区动画产业园等。从2005年开始,国家加大对动漫产业的管理扶持力度,更多的基地获批建立。有统计称,国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各自沿着自己的建设路线,在全国陆续批准建立了40多家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与研发基地。

  连县级市都在搞动漫

  更多的城市没有国家级动漫基地的名号,但这并不妨碍其发展动漫产业的热情。从中国动画产业网上可以看到,“钢铁之城”安徽马鞍山、“煤电之城”辽宁阜新市、“塞上江南”宁夏银川市都已经出台发展动漫产业的优惠政策,而动漫产业基地也已经在这些城市建立起来。此外对动漫产业抱有热情的不乏一批县级市。比如,福建一个叫做南安的县级市,就在建设含旅游服务、文化教育、娱乐场所、酒店于一身的动漫产业园区,力图打造出集动漫影视、出版物、娱乐产业、游戏、文化、教育、餐饮、休闲、购物等为一体的动漫产业链。

  “有些县级城市都在搞动漫基地,甚至建设五星级动漫基地。”中国动画学会会员 、山东省漫画家协会副秘书长苏庆说 ,这种状况让他和一些同行恍惚有了过去那种“大干快上”的感觉。

  裹挟在全国动漫大浪潮中的山东省,在济南、青岛 、烟台也建有3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在济南市,动漫产业已初步建成东中西三大动漫基地:东部是依托齐鲁软件园的山东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中部是位于槐荫区的齐鲁动漫游戏产业基地,西部是依托高校科技园的动漫游戏研发基地和交易市场。而起步较晚的青岛,追赶的步伐正在加快。青岛现在形成了四大动漫产业园区: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青岛软件园、崂山区创业软件园动漫产业园、市北区科技街动漫产业园。

  五六千动漫人才挤进济南

  时至今日,关于建设动漫基地的消息仍不断出现在媒体上。2009年5月,山东齐赛创意动漫产业园在淄博张店区开工,其目标是在2013年前,打造山东创意动漫产业园的航母。从今年1月开始,为做大诸葛亮文化品牌,临沂沂南县着力建设全国首个县级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园。今年5月,目标为建设亚洲最大的动漫影视作品制作和出口发行基地的工程在青岛城阳开工。

  “上世纪90年代初刚搞动漫的时候,全国的同行也就有1万多人。现在光济南,就有五六千动漫人才。”说到各地纷纷上马的动漫基地,苏庆有切身的感受。但是最终,这些动漫人才只有极少一部分能真正投入到原创动画片的生产制作中,其余大多数都分化到了广告等行业中。

  在青岛同样有大批动漫从业者,培养动漫人才的企业和机构也不少。青岛科技大学传播与动漫学院老师陈墨白是中国第一批动画硕士,陈墨白分析说,“前两年动漫产业投入最大的时候,动漫人才培训也火了,很多高校、职业学校和动漫企业都开设了相关培训班招收学生,这些学生学个一两年之后,等待他们的却有可能只是800多块钱的工资。”

  人才多,能如愿上岗的却很少,动漫企业的老总们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单纯技术上的‘动漫技工’确实有,但是动漫制作最关键的是创意,有人文修养的创意性人才还是太少了。”青岛软件园内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

  阵容庞大,成果不多

  判断一个国家或城市动漫产业的发展状况 ,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出了些什么样的好作品?

  “有没有哪部中国或者青岛出产的动画片让你有印象?”记者在南京路和浮山后随机询问了20位小学生,除了3位明确表示自己不怎么看动画之外,有16位都把答案指向了同一部动画片— —《 喜羊羊与灰太狼》,还有一位说喜欢看《快乐小东西》。对于青岛的动画作品,他们并没有什么印象。倒是1988年出生的石先生给了记者一份惊喜他告诉记者他小时最爱看《海尔兄弟》。的确,青岛原创的动画片在全国有点名气的似乎只有《海尔兄弟》。

  青岛市动漫创意产业协会办公室副主任庞玉生告诉记者,动画是一个周期比较长的产业,“青岛现在有《剪刀石头布》、《崂山道士》、《阿凡提》等动画作品正在制作中,面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金。”

  对于本土动画片的产量和质量问题,青岛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的一位80后动漫从业者表示:“现在优质国产动画片确实太少,这也许也跟整个行业太浮躁有关。中国不是没有出产过好动画,我们小时候看的《雪孩子》、《九色鹿》、《小蝌蚪找妈妈》,多精彩啊!单纯从技术上来讲它们哪里比得过现在?但为什么现在做不出来了?技术只是一个问题,更深层次的恐怕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生态、从业者心态和创造力的问题。”记者 朱艳丽 周超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