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葛产品叫好又叫座


  (湖北日报2011年11月29日11版  占林涛)虽然众多的行业人士都看好葛根产业,但是叫好声一片的葛根产品销量却并不显著。这个扶持发展了十多年的产业,亟须从多方面寻求突破。

      尽快实现品牌化

      目前,整个葛根加工行业可以说只有领先企业,没有领军企业。90%的企业产品大多还只能在微小的局部区域销售,市场容量有限。消费者所熟悉的葛根产品品牌也几乎没有。

      一个企业,要想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生存下来,必须走品牌发展的道路。只有推出为消费者所辨别,接受的品牌,才能保持企业销售的不断提升。

      同样,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也都离不开领军品牌的带动。已经形成一定优势的龙头企业,要率先突破行业惯性,果断出手,快速把盘子做大,否则在混乱的行业生态下,劣币会驱逐良币。

      对于这个行业而言,品牌化的前提是必须有高端产品带动。近年来,大众对健康、营养食品的追求,已经拓展到主食之外的休闲食品、保健品,这为葛根产业开发高端产品孕育出了相对广阔的市场空间。面对人力、物流等成本的不断上涨,葛根加工企业必须摆脱依靠走量、低利润的产品市场模式,在高端产品的研发上加强功力。

      做高端,简单地说就是把产品价值做实、做多,将品牌形象做高、做出不同,用产品中充盈的价值满足人,用产品之外的品牌附加值吸引人。

      例如以野生葛根为原料的企业,就可在产品方面选用不同的等级的原料来制作不同档次的产品,以区分不同消费层次的目标人群。比如完全可以用生长期50年以上的野生葛根,或者单颗重达800斤的野生葛根,作为卖点,开发与众不同的高端产品。

      一个行业一旦出现领军品牌,就会建立比较稳定的品牌雁阵。稳固的品牌雁阵的形成,就是一个行业进入成熟期的标志。领先企业应该在品牌创建上有更多动作。

      进行消费引导

      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很多消费者已经知道葛根是一个好东西。但是一项简单的市场调查显示,消费者对葛根的认知中,53%的消费者认为葛根产品主要针对老年人,只有28%的消费者直接购买过葛根产品。

      至于产品好在哪里?没有几个消费者明白。尤其是80后乃至90年后,这些正在逐渐成为主力购买人群的消费者,更是缺乏对葛根的认知。整个葛根行业,做媒体推广的企业太少,宣传力度太弱。大部分企业只想做跟进者、模仿者。

      在这种情况下,整个葛根产业要形成动销就显得十分困难。这也是为什么葛根产品多数仍以地方特产卖点,主力渠道靠团购的原因。

      目前葛根产业急需进行必要的市场教育和消费引导。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跨不过这个阶段。但是到底谁来做这些事情呢?在高额的广告费面前,估计没有企业愿意当先烈。

      不想当先烈,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具备摆脱惯性思维的能力,切勿将眼光局限于葛根这个生产原料的卖点上。除了广告这种形式,企业在产品包装形态、销售渠道、传播方式上,都可以进行创新,同样能够达到引导消费的目的。

      香飘飘奶茶开创杯装形式,凭借方面、时尚的特点收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年轻人的热衷。这不仅成就了杯装奶茶这个冲调品类,更因此成就了一个行业。而反观我们的速溶葛根粉等产品,至今仍是采取的大包装策略。为什么不能开发杯装速溶葛根冲调饮品呢?

      中国人口多,消费结构与层次丰满。如儿童对口感和营养要求高,青少年对时尚元素要求高,中老年对健康要求高,女性对丰胸养颜要求突出等等,细分市场很多。每个细分市场,都可能隐藏着庞大的销量。

      合理选择销售渠道

      渠道的建设决定着产品能走多远,能不能走顺,能不能在消费者面前充分地展现产品形象,也是竞争中的有力武器。在市场中,很多知名厂家的产品并不是先有品牌,然后才充斥市场的。福建的很多食品企业,都是先做渠道,广泛铺货而后依托强大的渠道,逐渐成为人们所认知的品牌。

      对于葛根特产这样缺乏领军品牌的行业而言,市场的铺市率和终端表现,直接影响最终的销售效果。因此在打造本土样板市场时,不妨在终端上做些力所能及的功夫。对于随机型购买土特产的消费者而言,货架份额往往就等于市场份额。

      还有很多葛根产品,在开拓外埠市场时,都希望进入现代零售渠道,如卖场、超市、便利店等。事实上,这些渠道因为门槛较高,进场费、促销费不堪重负、还有账期限制、甚至拖欠款,对许多目前销量并不大的葛根加工企业而言,并不是有效的渠道。

      事实上在北京、上海的一些大城市,已经出现了销售高档农产品的专业零售终端,如乐活城、禾心有机等,通过他们分销是比较有效的途径。当然根据产品线的结构,或者和区域内的其他产品或者产品功能相关的企业联合起来,自建终端,开设专营连锁店,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