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先爱母语 精英应有民族精神


爱国先爱母语  精英应有民族精神

在联合国,中文是法定官方语言。然而,我们中国人,特别是那些所谓的精英们,却无视中文这一母语,在外交场合以能讲点外语为荣,哗众取宠,更丧失国格、丧失民族精神。我们大声呼吁,爱国先爱母语,精英应有民族精神!

我们知道,语言只是一项工具,根据需要可以帮助人们交流和学习,大可不必上升到必学、必讲的高度,甚至超过母语的教学要求。其实,学不学外语,除统一必要的基础教学外,完全可以由个人根据需要做决定。马克思不是因为需要研究俄国革命,才决定学习俄语的吗,而且学得还行,因为那有内动力呀。只要有内动力,才会学得好,不只是学外语,学习其他也是这样。但是我们学外语,比如英语,从小学学起,有的甚至从学前班、幼儿园起开设;考研究生、考职称,都必须考一门外语(主要是英语)。但学了十几年,即便有的学得比较好,但能用的机会基本不多。尽管遭到社会质疑,但仍我行我素,大行其道。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只要不出国,外语到底有什么用呢、能经常用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吗?因为没有内动力,所以大都学得并不好,这就是我们的悲哀,事倍功半。但我们的有关部门就是这样固执,甚至蛮横,一锤定音、一定几十年,完全可以说是浪费国家和国人的精力、钱财!

我们有的领导人,在外交场合,竟然在外出访问时要讲几句外语,不知是为了显摆还是为了什么。我们电视媒体记者更是在采访外国政要或知名人士时,更是完全讲外语。人们不禁要问,他们是中国人吗,是代表中国人民进行外事活动和外事新闻采访吗?怎么看却怎么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的买办呢?

人们应该记得1980年法拉奇采访邓小平的情景吧:法拉奇是意大利名记,但她没有用中文采访邓小平(我想她为了采访邓小平应该突击学了中文会话的);邓小平是世界世纪名人,但是用中文应答采访,其实邓小平也能讲外语的,特别是德语讲的比较好。但他们都用母语交流,只是在他们中间起到交流沟通作用的,是一名翻译。这才是外事活动的正规场景。反观我们的大牌记者,是用中文采访外国或国际名人吗?反正我原来爱看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特别是水均益等,但看到他们不用母语采访外国人后,基本上不再看他们的节目了。

我们须知,特别是领导人和中央媒体记者应该意识到,因为我们的领导人、中央媒体记者等精英是社会的先导、是民族的精华。更应该从国格、民族精神高度看待这个问题,说轻点,那是媚外、民族自卑;说重点,那是丧失国格、丧失民族精神的表现。

在加拿大,据说讲英语和讲法语的国民为维系本语系展开了激烈争论,甚至上升到政治高度。我们也应该这么看待中文。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有责任弘扬她、看重她。爱国先爱母语,精英应有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