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或成为金融领先指标


  核心提示:分析人士称“在香港闭市前几分钟的市场波动,很可能就是被操控的结果,目的在于影响美国股票市场开盘行情。”

  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后,世界各重要综合股指在反映世界经济和股票市场跌宕起伏状况的同时,这些重要股指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考量这种世界重要股指之间关系变化,是金融操盘手的关键功课之一。

  其中一个考量便是香港恒生指数有成为影响全球主要股指走势的领先指标的迹象。

  香港恒指与其它重要股指关系变化的第一阶段。08年金融风暴乍起,西方各国经济遭到重创,股价大跌,至今尚未走出经济的低迷状态。而中国通过迅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大增量投放货币的金融策略,遏制了经济的下滑,保持了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

  这种中国与西方主要国家间经济复苏状况的差异,影响了香港恒指与道琼斯指数的关联关系。恒指在08年中至10年期间,日常走势与道琼斯指数的关联紧密度渐渐的有所减弱,而与上证综合指数的关联度则紧密起来。至10年中,恒指在开市时间的走势,一度紧密跟随上证指数。一段时间,每日观察上证指数的实时走势,几乎就可判断恒指的实时走势发展过程。

  当时许多金融投资机构和股市投资者未能及时判断这种变化的趋向。不少投资者更在相当一段时期,不适应这种变化。这种情况导致在08年至09年,由于对股市的判断与实际走势的差异甚大,在个股买卖、期指及相关金融衍生品买卖中屡战屡亏的大有人在。不少投资者终于选择了暂时离开股市休战。这就形成此阶段资金流出股市,恒指交易额出现大幅度减少。恒指月成交额从07年10月接近3.5万亿的天量,08年开年后逐渐减少, 09年2月下降到仅有0.97万亿。

  香港恒指与其它重要股指关系变化的第二阶段,是09年中至10年下半年。这阶段恒指与上证指数的关系稳定下来。投资者也确认了这种变化,并逐渐能够适应这种恒指伴随上证的走势关系。这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的迅速回升,也是对香港经济的利好,令投资者对香港股市的信心增强,09年二季度起,恒指的月成交额回升,并基本保持在1.3万亿至1.5万亿之间,10年第四季月成交额一度达到2万亿上下。这阶段恒指的月成交额相当于香港股市升势旺盛时期07年上半年的月成交额水平。此阶段香港恒指出现了两波次的升势,回升了一万点,从12500万点升至23000点。2010年底恒指回到07年7月的位置。这种月成交额和股指位置的同步持续上升,当是部分曾经离场的投资者重新入市交易,使得资金流入香港股市,并且能够在期间有所收获,投资信心的增强令股市的整体气氛向好。

  香港恒指与其它重要股指关系变化的第三阶段,是11年初以来恒指的动态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征象是:香港恒生指数有成为影响全球主要股指走势的领先指标的迹象。

  第一,香港恒生指数11年初以来,逐渐脱离与上证指数那种伴随式即市走势的关系,重新建构了和道指、欧洲股指的关系。这意味着恒生指数回归到和世界经济大格局的应有关联关系。这是指香港恒指本来在世界股市的重要性,现在回归了。

  目前恒指的最终走势,基本回归到和道指、欧洲主要股指同步伴随世界经济变局的状态。恒指的表现证明了这种状况。11月下旬以来的11个交易日,恒指和道指的走向是基本一致的,走出了一个完整的升浪。而上证指数自11月中旬以来却一直是走在下行通道。期间世界经济与金融格局主要影响因素中,美国公布的重要经济数据明显向好,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面和负面消息交替出现,但正面消息的利好度有逐渐曾强的苗头。和这种状况相关,恒生指数回归与道指、欧洲主要股指紧密关联的态势,自今年春节后已经出现苗头,随后渐渐巩固,目前似乎基本成型。

  第二,香港恒指反应方式的个性和敏感性,日渐与道指和欧洲主要股指产生了差异化,而且这种反应方式的差异化似乎近期有增强的趋势。比对恒指和道指分别在10月底至11月中旬十多个交易日的状态,以及比对十月以来恒指与欧洲主要股指的状态,可以观察到这种情况(读者可自行观察这些股指相关交易日的日图)。

  这种情况的产生,源于以下描述的恒指的状况。

  第三,香港恒指由于市场时差和位置的优势,在有目的的股市布局运作下,逐渐出现了成为全球股市领先指标的苗头。

  前述恒指在金融风暴肆虐期间,月成交额大幅度减少,10年四季度曾回升至2万亿左右。

  而11年以来,恒指月成交额多在1.3万亿至1.5万亿之间。这意味着,恒指的日成交额通常都在5百亿至7百亿之间。目前恒指日成交额和07年股指升势旺盛期间7百亿至上千亿的日成交额有相当距离。

  人们容易被上述情况的表象误导,以为恒指对世界股指的影响力在减弱。事实可能是恰恰相反。通过观察今年以来一些世界股指发生重大波动的交易日情况,可发现由于恒指目前日成交量比股指升势旺盛期的成交量大幅度减少,而恒指的开市时间又早于欧洲股市和道指,这使得香港恒指便成为某些携巨资的全球股市投资机构进行提前布局的极好对象。

  我曾在十月的一篇有关港股的评论中,分析了有国际投资机构提前在恒指布局的例子:

  美东时间8月5日香港周五收市后时间,标普宣布下调美国主权债信评级,这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遭遇降级。出现此大利空消息,任何人都估计到,8月8日周一的港股,应该是大幅下跌。

  可是,令许多人大跌眼镜的是,8月8日香港恒生指数开市跳跌537点,日间一度跌幅达902点,但在下午却急速回升,显示有大量买单入市,收盘价仅跌去455点。

  显然当天是上演了一场多空搏击的大战,而且在如此利空消息下,却有大量买单入市,应该是有策略性托市行为。但估计不是香港当地港资托市。

  8月9日周二香港恒生指数开盘即巨跌1281点,当天最大跌幅为1622点,收盘跌去1160点。这跌幅,08年金融海啸以来所少见。在港股开市前,道指周一开市跌去6百多点。

  结合两天的上下跌宕市局分析,过江龙国际空军一夜之间,对美国股市进行了猛烈空袭,而后空临港岛,在8月9日恒指集合竞价阶段就已经完成了布局,开市后交易时间继续拉低股市。当天收盘时比最低点回升460多点,空军已经是部分平仓,携带战利平安撤离战场。

  而从8月5日周五跌势已经开始那天,恒指成交量达到1247亿港元的天量看,那一天过江龙空军已经布下了空袭之局,8月8日有托市资金入市,空军正好乐得按兵不动,笑看港股被布下了更多的高爆弹药,后市空袭成功则获利至丰。所以当天在有托市之下成交量却不及前后两个交易日。这是空军准备出击前的蛰伏。而至今再没有交易日的成交量超过8月5日的1247亿,这可佐证空军布局所备下的弹药之雄厚。

  对此有知名金融界人士分析指出:“在香港,闭市前几分钟的市场波动,很可能就是被操控的结果,目的在于影响美国股票市场开盘行情。通过股票期货市场,想要改变香港股市的收市行情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这是肯定了通过在香港股市布局以恒指影响全球主要股指的情况。

  这样恒指就出现了一种状况:成为影响全球主要股指走势的领先指标。我们通过观察今年以来香港恒生指数的表现,可以发现许多成为领先指标的痕迹,当我们能够在交易日实时敏锐地捕捉到这种痕迹,那么股市操盘手当可能掌握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