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优选招收残疾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公务员优选招收残疾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刘纯银

今后5年,福州将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5万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复,减少残疾人青壮年文盲,帮助5000名城镇残疾人就业,为1万人次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补助……5日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福州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根据《纲要》,福州市将努力使39.3万名残疾人同全市人民一道迈向全面小康。(126日《福州日报》)

通过细读此条新闻,发现福州市此次出台的《纲要》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在进一步落实“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收费减免、税收扶持等政策,将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专产专营产品与服务纳入政府优先采购范围”的基础上,强调要“扶持中、轻度智力残疾人实现就业,并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纳入各级文明单位考评指标。”尤其是已明确提出“对于适合的公务员岗位,优先招收残疾人大学生。事业单位经人事部门批准可单独考录残疾人大学生。”

笔者认为:此《纲要》初衷是好的,也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却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担忧。笔者有这样担忧也并非空穴来风。因为1991515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第三条已明确规定: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第三十条也规定:国家推动各单位吸收残疾人就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做好组织、指导工作。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选择适当的工种和岗位。然而,现实却与国家政策规定有巨大差距。这不,十多天前,由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撰写的《2011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歧视状况调查报告》就表明,相比较去年,公务员招考在保障公平方面有积极变化,但歧视仍然广泛存在。据了解,在所涉及的9762个岗位中,由于存在制度性规定,健康歧视和年龄歧视的就业歧视比例均为100%。视力残疾人杨仁良对此更是深有感触,他说:今年残疾人日,他联合数千名残疾人给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写信,要求他们解决公务员考试中对残疾人的歧视问题,至今没有等来答复。

其实,杨仁良的经历代表了大部分残疾人谋求公职遭遇的曲折。在被多个部门拒绝后,杨仁良觉得残联应该不会拒绝他,没想到也在“自己的组织”那里吃了闭门羹。由此可见,在当前情况,要把“公务员岗位优先招收残疾人”的政策落到实处,确实是有很大难度的。

正如网友留言所说:报考公务员的歧视性要求,使得很多有才华有能力的人死在了某项变态要求上,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不公平,而对用人单位来说,也因为太多要求限制了选择范围,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因此,不论是对报考人员还是用人单位,都是无益的。既然无益,那为何还要限制这么多条条框框,制定这么多变态要求。难怪不少人怀疑,这是否跟传说中的“萝卜招聘”有关呢?毕竟,有权力设置障碍的人是不会让自己吃亏的,吃亏的只能是广大平民百姓。真心期待作为公平正义的党政府机关,能率先在公务员招录上不再设置歧视性“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