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竖一:“房价合理回归”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


文/罗竖一

    2011年12月13日《上海证券报》消息,根据中国指数据研究院的统计,上周被监测的35个城市中,27城市楼市成交量同比下降,13城市成交量降幅在50%以上,其中贵阳同比降幅最大,达到74.09%。其次是蚌埠,同比降幅达72.10%。重点城市仅北京同比微幅上涨,其余城市皆下跌。其中天津跌幅最大,达67.20%,杭州(不含萧山、余杭)同比跌幅亦超过60%。从监测情况来看,成交量跌幅居前的无一例外是二三线城市。一线城市楼市成交依然处于冰冻状态。

  毫无疑问,这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结果,也是中国亿万老百姓在购房问题上日益理性的结果。

  家喻户晓,当下有关房地产的各种博弈还在继续,而诸如中国房价不会大面积出现下降,中国房价会持续上涨之类的言论遍布中国社会。当然,这里面包括某些房地产开发商及其商用专家等既得利益者的有意歪解。

  但事实上,“房价合理回归”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

  首先,中国畸形发展的经济需要调控房地产。

  客观而论,中国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年中国房地产的发展是畸形的,致使中国经济整体上的畸形,而日益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换言之,欲使中国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要调控房地产。

  其次,中国民生问题需要调控房地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生问题得到了较大的缓解,然随着经济总量的提升,由于存在分配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中国的民生问题日见明显。正如如此,2011年3月3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作政协工作报告时才警示道:“民生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

  也就是说,中国民生问题之深度解决,已经到无可取代的地位了。

  再者,被异化多年的中国社会伦理道德需要调控房地产。

  中国房地产业在带给老百姓房子的同时,也间接地异化了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譬如,为了购买高价商品房,不少人铤而走险,置基本的道德于不顾,生产、贩卖不安全的食品,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又如不少人认为没有商品房居住就是没有尊严,而根本不管父母生活的好坏。

  伦理道德的异化,对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而日益为政府和民众所重视。

  还有,社会稳定需要中国调控房地产。

  畸形发展的中国房地产,多年的高房价,已经让好多老百姓不堪重负,而苦不堪言;并由此引发了众多的社会矛盾,且日益恶化和扩展。久而久之,必然造成重大的社会稳定问题。故而,必须对房地产进行卓有成效的调控。

  除上述主要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就是经济规律。很多人认为这些年中国房价居高不小,是违反了经济规律的,而是政府和开发商造成的。其实,任何经济活动,都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不会为谁所动。而正如中国古人所讲,“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也就是说,房价必然下降又下降,这是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而且,当下众多的房价下降之事实,以及中国房价下降之大趋势等,都足以证明房价正在一步步下降。

  综上所述,“房价合理回归”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稿源:中国经营网)

  罗竖一 中国经营网 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