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觉圈钱梦,股市变成散户坟。


  十年一觉圈钱梦,股市变成散户坟。2011年12月13日,上证指数在经历4年熊市后,盘中再次触摸2245点,收报2248.59点。历史的弦音在此和鸣,全中国上亿投资者怆然回首,沉重的问题在胸中翻卷:中国股市究竟怎么了?为什么经济快速发展,而股市却回到原点?这是每一位投资者想要知道的答案,也是市场高层应该反思的问题。

  新世纪的十年,沪指画的一个大大的圆圈,不仅意味着绝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整体归零,而且,也给中国股市画上了一个最具表现力的圈钱标志。数据表明,2001年6月至2011年10月,股市累计成交金额为2421262.59亿元,即使按照当前证券行业万分之八的平均佣金水平来估算,股民合计缴纳3874.02亿元;股民累计为国家缴纳了5388.91亿元的印花税。事实上,中国股市十年来扩容收取的发审费、红利税、券商的营业税等加起来又何止一个5388亿元!

  相对于股市毫不吝啬的圈钱,而中国股民却相当悲惨!从1990年中国股市成立以来,中国股民在20年里从股市得到的分红回报只有区区的0.5万亿元。证监会的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0年,国内A股累计融资4.3万亿元,A股市场证券交易的印花税总额约6000多亿元。这就是说,中国股民20年来在股市不仅丝毫没有赚到钱,而且累计巨亏了5万亿元。如果按一亿股民计算,平均每人亏了5万元;如果按约5000万的有效账户计算,股民人均亏损了10万元。

  中国法律是禁赌的,股市也不是赌场,尤其是政府收缴了那么多税收后,更加有义务维护股市的稳定。风险和回报应当是等同的。投资者买股使得上市公司融资,他们也有义务回报股民。而如今却只知道圈钱,这是对股民的坑害,更是对中国股市发展的亵渎。

  “价值发现、资源配置、财富创造以及可持续的融资能力”,这是一个成功的资本市场必备的四项要素,也是管理层一直挂在嘴边的所谓治市理念。然而反观一直争强好胜的全球第二大的中国股市,却变成了利益军团的表演台。过去的21年里,在“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定位下,在“圈钱”、“扩容”成为资本市场压倒一切的发展目标指导下,以所谓“市场化发行”为幌子,实则为发行人、保荐中介和机构投资者哄抬“三高”发行放肆地圈钱牟利提供方便之门;严重的超募和募非所用,极大地糟蹋和浪费了市场资源;扭曲的价值体系,包装上市、虚假发行,使得宝贵的资源严重错配,把财富创造的场所变成了财富蒸发的场所。

  以前的说法是由于股民赌性太盛使然,现在的一种说法则是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为生的人群缺乏风险承受力的缘故。在笔者看来,这两种说法其实都在混淆视听,实质是变态的市场制度所造成的。这样的结果是,不仅严重败坏了市场风气,而且也严重扰乱了市场的稳定,从而掩盖了中国股市只有圈钱功能而缺乏投资回报功能的体制性弊端。

  中国股市的建立初衷并不只是一个“开不好就关掉”的试验品。“‘资本至上’这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理念,它们深知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也深知没有资本的聚集效应美国不可能恢复。而我们中国好像不以为然,否则绝不会任由股市下跌,漠视资本定价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钮文新),那不只是牺牲中国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更会殃及整个中国经济和中华民族的未来。

  中国股市在经济高速增长期却连连下挫,这与证监会的政策导向、举措和做法无不相关。看着一堆等待发行的新股,看着疯狂减持的大小非,看着巨额的融资和喋喋不休的股市,投资者都感觉有些发冷,中国股市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中国股市必须进行深刻的制度性变革,把股市从行政权力的附属地位下解放,在市场上真正建立起一道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屏障。只有这样,才能重塑中国股市的“市场”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