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日记:我这三十年的日子(190)


(注:上篇说到1985年国庆,我在天津读书时,去北京游玩的故事)
1985年10月1日  星期二
    第一次在北京过国庆节,觉得好热闹呀,喜庆的气氛也很浓厚。
    早饭后,张骏的父亲执意要张骏去他叔叔家里拿衣服,我们说好了,中午在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口碰头。我在这家书店买了三本书:《中国地理知识》、《地理基础知识》和《美国扩张与发展史话》。张骏一进书店就舍不得走,我们到2点钟才从书店出来。我在书店门口买了两盒张明敏的磁带,3.50元一盒。
    中午,我和张骏在王府井大街一家快餐店吃饭:2元一份,大盘的米饭上有四五块鸡和一些素菜,还浇上了粘稠的汤汁;我说太贵了,张骏说这在北京不算贵,他买的,我买了二杯桔子水冰淇淋。
    我们沿东长安街走向天安门广场,一路上人很多。天安门广场上,很多人在放风筝,那种长龙形的风筝,在风中舞动着,活灵活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前方,矗立着巨大的孙中山半身像,就像以前的马恩列思像那么大。张骏坐在广场边上,我在广场上仔细观赏着。去年大学毕业刚刚留校任教后的暑假里,我和严翔、宣捷一起第一次来北京玩时,我没有认真端详纪念碑,今天,我走上前去,细看那上面的浮雕图案。
    我们走进了中山公园。我穿上了新买的大格子衬衣,配着牛仔裤,人显得很精神。我买了两根鱼肉肠(4角5一根)、一包油炸花生米(8角5)和两瓶汽水(2角一瓶);张骏买了一袋巧克力饼干(1元8)。下午5点钟禁园。
    再回到广场。人民大会堂跟前,大批警察过来清出一片空地来,说是为停车用的;今晚大会堂有大型文艺演出,首长要来观看。
    节日之夜的天安门广场尽显雄伟壮丽和灿烂辉煌:华灯齐放,各大建筑,天安门、大会堂、纪念堂、博物馆,都用白炽灯镶着光边;大会堂上面泛着湖兰色的光,纪念碑前的红旗飘扬着;人们从四面八方向广场涌来……
    晚上8点多了,我看张骏急着回家,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1985年10月2日  星期三
    张骏家里显然不欢迎我,昨晚我们一回来,张骏妹妹就叫他过去,说是今天他母亲要带他去买衣服。那么明显地逐客令,我不能再装作看不懂了,可当我说今天走时,张骏还不太高兴,我不想让他为难。
    按照王太喜给我的地址,我找到了他们助教班同学董英辅的家,“百万庄申区平房2排21号”。董很客气地让我中午过去吃饭,王太喜还没有过来。
    出了董家,我去游北海公园,过节免票。今天团城没有开放,我登上塔山,眺望北海、故宫和天安门广场。在小卖店里,我买了一个带彩珠的发网(9角)和一块印有北海图案的手绢(3角),准备送给姐姐。
    中午,我和王太喜及其同学们在董家吃饭。菜肴真丰盛,有:烧鸡、红烧鱼、清蒸鱼、大虾米、松花蛋、炸虾片,还有各种素菜,以及白酒、啤酒、葡萄酒。
    董家前面有一处用铁栏围成的二层楼房,门口设有军岗,董说,这里是李鹏、田纪云和郝建秀的家。
    下午我和王太喜一起回天津。王太喜就像大哥哥一样地关照我:在董家吃饭,他不时地给我夹菜;上火车后,他又把靠窗的座位让给我。
    在天津站,我买了四袋方便面,两个五仁月饼(3角5一个)和两个豆沙月饼(1角5一个)。
    又看到海河大桥上的大铁桥了,桥上的轮廓灯变着红、黄、兰、绿四种颜色。
1985年10月3日  星期四
    又和张玉洪握手了!今天上午,他一身米色西装、桔色领带,袋口配着一条粉色手绢,外罩米色风衣,神气十足地出现在我面前,比起一年前大学毕业时的分手,他显得潇洒多了!他说才出差去了石家庄、北戴河、秦皇岛和山海关,回来后又直接回了塘沽老家,昨夜才在影院看了个通宵场。
    我带玉洪在司法学校里吃饭,然后我们两人一起去水上公园划船。他说他现在在和吴小梅恋爱,但又很想和周小波重归于好,显得很矛盾。
    我到玉洪在尖山街红霞里2号的宿舍坐了一会,宿舍很小也很挤。在尖山食品街,玉洪请我吃饭。他想买酒菜,我说吃饺子最好,他就买了一斤饺子(1.6元一斤)、一升啤酒、一个红烧鱼和一个素什锦。
    玉洪带我去找老同学张淑敏,人没在;他又带我去找崔文蔚。他太困了,带我见了小崔,就先走了。小崔见了我显得很激动,有些慌乱。她现在和原来我们系801班的碧玉君同住一室。她说我变化好大,我的衣着也变了不少,如果是在路上碰到,她都不敢认了。我今天穿着牛仔裤、大格衬衣、防雨卡的兰茄克和白色旅行鞋。我们聊到晚上10点我才走,小崔送了我很长一段路。
1985年10月6日  星期日
    我给家里写信,也给张骏写了一封。前者,我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后者,我毫不掩饰地埋怨了一通。
    我在学校附近买了一袋奶粉3.2元,和四袋方便面。
1985年10月7日  星期一
    家里来信了:妈说要寄150元钱来,给我和姐姐一人买一件羽绒衣,说国庆节我不在家里他们感到太冷清了;姐姐也写了一张信纸,说我让妈妈买杂志,还说要给钱,让妈妈不高兴。她们都说赵露想和我谈朋友而我却一心想回上海,我太爱上海了!我回信说:赵露基础大学毕业分配,如果分在江南,我们还可以继续交往下去,如果分在西安就算了。
1985年10月8日  星期二
    买了一袋面白糖(9角)、一斤榨菜(4角5)和一盒藕粉(6角2)。
    下午班会。班主任方彦说:中国政法大学原打算招50名住读生的,结果只来了25人;他说这里的图书资料太少了,准备把我们迁回北京法大本部去。
1985年10月9日  星期三
    我们班设了个小阅览室,里面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天津日报》三份报纸,还有少得可怜的几本参考书。班里还有一台20寸的黑白电视,晚上,大家一起看看电视新闻。同学们都很努力,看完新闻后就都走了。晚饭后,大家活动一会儿,打打篮球、排球和羽毛球,一般晚上十一点睡觉。
    我们现在还在上法理课,而主讲老师已经换成了杨伯攸。今天,他说“资本主义”道德的核心是自私,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晚上,我到他的住处和他争论了几个小时,终于,他不耐烦了:“好了吧,已经11点了。”
1985年10月10日  星期四
    吴世龙人来了,可学费却还没有着落,他打算自费读下去。他说他想明年考研,我想起周宝玲也说要明年考研,我也跃跃欲试了。来法大读书有点侥幸,这使我坚信:碰到机会一定要试一试,“百分之一的希望应该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这话很有道理!
1985年10月11日  星期五
    下午我们分组讨论“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我们住读生分成三组,我们组有:刘迅、王顺林、薛明、陈建敏、李明哲和杜亚敏。我和福建来的小陈、黑龙江来的小李观点比较一致,小李是朝鲜族的,性格爽直,想到什么说什么。
1985年10月12日  星期六
    这里洗澡真麻烦。楼内有一个“太阳能”洗澡间,可阴天晴天都不见太阳能供热的作用;学校还有一个洗澡室,但说只让老师们洗,今天我勉强凑在那里洗了洗。
1985年10月13日  星期日
    王太喜来玩。周日一般是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开饭;可今天却是中午12点和下午5点两餐。我留王太喜吃午饭,每人两份菜:菜花炒肉和烧菠菜。
    王太喜说,他的钱主要用在了三个方面:买书、旅游和买衣服。
    不知谁弄来了架手风琴,刘迅、李文雄和李明哲都露了一手,而常荣生和杜亚敏听说水平也不差。
1985年10月14日  星期一
    看电视剧《希特勒之死》(上下)。
1985年10月15日  星期二
    天气渐冷,我们要求加一床被子,可司法学校说只能租,每天2角钱,还说让我们每学期交20元的耗损费。
    吴世龙经常去自习室看书,我就在宿舍看书。这两天,我天天复习到深夜一点钟才睡觉。天冷,我就用毯子盖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