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最近三年,我多次去浙江、福建考察项目或旅游,一路上,所见所闻,启发我思考一些问题。我在浙江泰顺山区看到过几百年的老宅子,部分房屋已经腐朽,住的大多是老人,但是,有一些房子保护得不错,用于旅游,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还有一些艺术学校的学生在这里写生。在福建山区,土楼则给人另外的印象,甚至给我巨大的震撼,客家先民们在自己建筑的土楼繁衍生息。他们在几百年前盖的土楼至今仍然在庇护他们的后代。但是,在其他地方,在变化缓慢的乡村,过去由几代人盖起的大宅子,不是毁于战火或者运动,便是毁于建设。
那些被烧掉或者毁掉的房子,人们再也看不到了。
从事房地产设计工作的朋友对我说:中国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不断毁灭财产(主要是建筑)的历史。中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却少有50年的建筑。
中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新建面积达20亿平方米,使用了世界上40%的水泥、钢筋,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平均使用寿命都非常高,英国是132年,法国是85年,美国只有200年建国历史,也有80年。
土地国家垄断,私有财产保护不力,政府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心情急迫,官员GDP增长就是政绩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些因素的叠加就构成目前中国大量建筑短命的主要原因。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年至100年。而我国商品住房土地使用权只有70年,工业和商业地产使用年限为40、50年,作为财产权的使用权太短,财富不能长期持有,导致每个机构、个人都搞短期行为。
政府规定超短期的使用权,无疑是要无限放大政府的全力,限制公民个人的权力,本质上,表现出“无限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强烈的企图。
所以,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不仅要解决产权归属,还要解决永久产权问题。只有永久性的产权才是真正神圣不可侵犯的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