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提问是社会调查的指南


     

  费孝通先生在进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这就 是他特别善于提问。他的许多调查题目都是从这种提问中得来的。许多调查研究的思路也是从这种提问中获得的。这种善于提问既反映出费孝通先生深厚的理论功 底,同时也反映出他那种为认识中国社会而不倦探索的精神。
  对于在社会调查中所观察到的各种现象,费孝通先生总是在头脑中 随时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引导着他更深入地进行调查,成为他开展调查研究的指南。例如,当年他在江村调查时,因为抽烟抽得很凶,就“到村中小店买烟,不 料店里不卖整包的烟。只是一支一支地零售。店主对我说要买整包的烟去叫航船带。意思是说委托航船到镇上去买。我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么大的一个村子连一包烟 都不卖。村里人明明在抽烟。这个问题为我开出了一条调查的线索。”正是从这个问题开始,费孝通先生“开始了解小商店,商店的规模大小、卖什么东 西、每日营业额多少等等”。当了解清楚了小商店的情况后,他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农民家里来了客人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能自给的东 西,“到底靠谁来供给呢 ”根据店主的提示,他就开始调查航船。通过亲自坐着航船到镇上去,他就清楚地了解到一个个的小村庄是如何通过航船与作为商品交换 和集散地的集镇之间发生联系的。
   又比如他对小城镇的研究,也是起源于这样的提问。费老到一个镇 上,镇长介绍情况时,说到该镇现在有2万6千人。他就提问:解放时有多少人 镇长回答说有2万2千人。费老一听,“觉得全国的人口在30年里增加了一倍, 怎么这儿只增加了约五分之一”。于是他又问:“最近人口是不是又增加了 他说是增加了,从农村来的,但没有户口。我越听越觉得里面有文章。实际镇上住的还 不只2万6千人。常住人口中有三分之一不在户口册上。”[那么,这个镇本身“增加的人口到哪里去了呢 如果不了解中国人口增长的情况,很可能从这 里听不出问题来,我由于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没让问题滑过去,没想到一下子就找到了小城镇研究的突破口。”
   费孝通先生在《社会调查自白》一书中,通过自身的例子为我们展示 了研究者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提出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又是如何引导着他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的。他的实践和教诲对于许多常常受着“调查研究的题目从 哪里来 ”这种问题困扰的社会研究者、特别是年轻的研究者来说,无疑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