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来,券商股板块整体活跃是不争的事实,而其领头的则非次新板块中的兴业证券(601377,SH)莫属,昨天该股更是以涨停的姿势出现在涨幅榜的第一版位置,颇有鹤立鸡群之态。当市场还在为其最近的强势上行议论纷纷的时候,这则报道或许可以解开投资者心中的些许疑惑。那就是,这是由于大小非年底之前需要通过减持手中的持股来粉饰今年那惨淡的业绩,既然如此,投资者或许心中又会产生另外一个疑问,那就是,在如此弱势的市道之下,大小非的交账减持不是重大的利空吗?既然是重大的利空,那股价应该大跌才是,怎么还能够上涨,而且是大涨呢?这就是其中的蹊跷之处了。而中国的证券市场历史是产生最多怪现象的地方。而这蹊跷的背后,自然是有故事可说的,只是这故事,或许永远都只有那些讲故事与参与故事的当事人知道,而外人最多只是猜猜而已,尽管猜测得也可以说是十不离八九的,但是,却无法得到证实,除非讲故事者自己太过得意而一时不小心,让监管者抓到了把柄,从而受到管理层的处罚,到那时我们才会知道。不过,那时早已经是时过境迁了,人家钱早已经数清楚,甚至都已经花出去了。就如云南那家公司一家,最后受罚,还很可能是公司那些无辜的小股东。
或许有投资者会问,为什么这些大小非在市况如此惨淡的时候,还要抛出手中的股票?不能等到大市好了,可以多赚些钱吗?非也,大小非们哪里像咱们小投资者,人家什么时候抛出都是赚得钱多多的,因为它们的成本实在低得不可想像,报道说:扣除分红送股之后,这些股东的每股投资成本约1元。而这还已经是算高的了,有些公司的大小非们,成本早是不知道负多少了。你说,大小非们为什么不抛呢?
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则是我们那畸形的发行制度也,这一制度不改,二级市场永远都不会有真正的牛市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