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产权制度刻不容缓
网友丙表示:郑老师(实在不敢,引者注)说,中国是一个资本极其稀缺但资本浪费最严重的国家。既然我们浪费很严重,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先想办法制定出引导有效的资源利用的制度,而要在这个都还没有成熟透的市场把土地这一我们民族最基础的资源一样拉上实验台呢?
对此,我的进一步分析:在我的分析中,对资本浪费的界定主要是相对于应该产生的效益而言的。由于生产与消费脱节,由于中国经济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定位)太低,因而造成中国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太低,这个事实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有人说垄断资本例外,这一点也不完全对。垄断资本的投资回报率高是一个假象,因为它们通过垄断定价实现高回报,其实是国家对它们的变相补贴,并不是真正市场意义高回报。所以,也是浪费。
那么,杜绝稀缺资源和资本浪费的对策是什么呢?当然是市场化,其中就包括土地的资本化。土地资本化最需要解决的当然是完善产权制度,因为市场经济建立在健全的产权制度基础之上。所谓财产权(产权),就是对财产的使用权(或者是决定使用权)、自由转让权和不受干预的收益享受权的同时占有。要使经济运行有效率,必须首先从法律上明确定义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自由转让权、并且保证由上述权利带来的收入归财产所有者所有。财产权总是为占有者的目的服务。在产权个人化的社会中,财产权意味着个人有权用自己的财产去服务于自己所追求的目的。在财产公有的社会中,财产被用来服务于政治制度和政治家们的目的。
产权改革的目的是将作为生产资料的土地纳入法制轨道,在法律的保护之下,土地不会成为权势集团的玩物。在市场经济中,经济自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换,自由地获得、占有、使用和处置自己的财产;二是基于资源交换的经济自由意味着这些活动不受政府的干预。虽然政府从这些活动中获得税收好处,但绝对不能进行武断地干预。有限政府是经济自由的前提条件,即经济自由通过限制国家权力的数量和作用范围,从而巩固了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