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和平板电脑一小一大,都承载着互联、通讯、娱乐的功能,都给人们带来便利和快乐。从功能和需求上,这2种产品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其系统、功能、硬件、软件等都逐渐趋向一致,随着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用户在消费选择上产生了4种组合:a 低价手机+低价平板电脑,b低价手机+高价的平板电脑,c高价手机+低价平板电脑,d高价手机+高价平板电脑。但是无论如何组合,手机和平板的功能重叠和消费成本浪费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可避免地提高消费者的采购成本。
如果所有功能和需求都能集成到一款产品里,那上面的成本浪费就不存在了,从产品的发展趋势来看,有没有打破竞争,实现融合的可能?先看看以下分析。
手机特点
起源于通信工具、逐步发展成综合娱乐终端
小巧便携、性能越来越强
价格低廉、普及面广,男女老少基本人各一部
高端智能机电脑化趋势明显
音乐影视应用非常普遍
平板电脑特点
高中低端全部覆盖、爆发性增长
屏幕较大、办公、游戏、视频应用性好
定位于娱乐消费型电脑,多数暂不涉及手机通信功能,但具备网络通信功能
价格与中高端手机基本一致,价格竞争力明显
基于触控体验,简单便携
中国人群选择特点
-偏爱多功能,配置丰富全面
-酷爱面子,最求高端
-娱乐消费为主,娱乐功能越强越好
-大屏幕,但又要便携性
应用冲突和替代性
都具备通讯功能,网络通信逐步补充手持通信
都具备便携性,只是手机强于平板电脑
用户更加偏爱大屏幕、多功能、高扩展性的设备
娱乐需求变得最重要,已经超越传统手机通话和电脑办公的需求
用户的选择性趋向
其实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家没有很明显的优劣之分,主要是看用户需求的侧重点在哪里。
用户突出通信和便携性,那就是选择手机居多
用户选择高性能、高扩展性、高娱乐性那选择平板电脑居多
作为基础通信工具肯定是手机,作为办公和娱乐工具平板会好很多
平板电脑功能需求排行
手机功能需求排行
从上图可以看出,消费者对平板电脑的功能需求和手机的基本需求是一致的
发展趋势展望
手机和平板电脑有很多地方的诉求都是一致的,如:娱乐化、触控化、高性能、便携性、通信功能、音视频、办公需求等等,这些共同的诉求很有可能会让这2种产品融合到一块,说不定会融合成一个新名称的产品,咱暂且把这个一个设想成“口袋电脑- Pocket PC -PPC”。
当前技术发展的设想
屏幕小型化:通过新型可折叠屏幕实现 pad的轻量化和手机屏幕的大型化,最后殊途同归。
目前台湾公研院已经研制出超薄软性屏幕技术,有了稳定、可发展和低成本高效率的软性屏幕后,大电脑折叠缩小成手机,小手机拉伸放大成电脑即可成为现实。
电路芯片小型化:现在不少高性能的终端体积已经可以做到很小,更低纳米级别的cpu、gpu等芯片陆续问世,更微型的集成电路也在研发和生产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终端轻型化、小型化不可逆转。
当然了现在一个疯狂的pad时代正在到来,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够看到个人终端产品的统一,而ppc刚好是拉近手机和电脑距离的完美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