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古镇


都江堰青城山,道教圣地,天下名山,青城天下幽,我去过很多次。青城后山原来是穷山,默默无闻,大约20多年前,才被开发出来,名气越来越大,是成都人的避暑胜地。我却只在10多年前,跟教研室同仁去过一次。据说,深山中有一座小镇,始建于唐朝,名“味江寨”,宋代置“味江镇”,清代更名“泰安镇”。我那时媚雅,意不在土里土气的古镇,而在自然风光,徜徉青山绿水之间,飘飘然有出世间想。等我渐老,怀旧之心日浓,想去泰安古镇一游,三年前的“512”大地震却把它震垮了。
  年前报载,泰安古镇重建完成,光复原貌,节前开门迎客。而且,景区管委会大发慈悲:春节期间,进后山免门票。我就建议:“去看看泰安古镇?”媳妇说:“节假日期间,又不要买路钱,肯定人多得打拥堂,何必去这个凑热闹?”我笑道:“青山绿水不用一钱买,不去白不去?”说省下的门票钱,去吃后山农家的豆花饭野蘑菇?媳妇最近看陈若雷老师转贴的专家博文,说蘑菇富集重金属能力特强,吃不得。我笑道:“你听见风就是雨!青城后山自然原生态,哪里来什么重金属?”
  却说昨天,正月初二,正好立春,阳光不是一般明媚。媳妇还在睡懒觉,我吼醒她:“窝在家里,不仅辜负春光,也对不起自己!”草草吃罢早餐,就驱车前往青城后山。一路顺风,却在距古镇一里处,遭遇空前绝后的大堵车。走走停停,磨磨蹭蹭,磨到午后四点过,古镇近在眼前,却可望而不可即。媳妇失去耐心,嚷着要掉头回去,我说:“既来之,则安之?”下车去侦察,侦察到古镇门坊前,见镇外面的停车场密密麻麻都是车,没有空位。前赴后继的车辆全堵在场外,动弹不得。有个面包车司机,居然趴在方向盘上睡着了,鼾声震天响,把焦头烂额疏导交通的交警都逗笑了。你说他被堵了多久?看来,景区管委会的慈悲心,大大超过了古镇的接待能力。
  
我们在古镇外一里处遇堵,从午后2点堵到4点过,古镇可望而不可即。其实,现在并非游青城后山的最佳季节,山也不青,水也不绿。禅语云: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大魅力:进山不买门票而已。

匆匆拍下古镇掠影,立此存照:谢不谦曾到此一游。否则,不来白不来,来了也白来。
  
  我赶紧在古镇走马观花晃了一圈,只见到处人头攒动,比赶场天还热闹,找不到宁静幽远的感觉。回到原地,向媳妇汇报:“看这架势,可能天黑都磨不到古镇?”媳妇当机立断:“立刻掉头,打道回府!”我提出折衷方案:“我在这里守车,你去古镇看看?也算了个愿:谢钱一鸣曾免费到此一游。”媳妇却说:“我一个人去,有什么意思嘛?”坚持要掉头下山。
  但这山间通道,路面很窄,前也是车,后也是车,要想掉头,除非让汽车飞。僵持半小时,前面车的终于挪动了一两米,瞅这空隙,我赶紧去向后面的车主恳求:“请稍等片刻?”赶紧回过头,指挥媳妇左传右转,东倒西倒,有惊无险,终于掉过车头,冲出重围。下山路上,见后面被堵的车龙,蜿蜒曲折,至少五六里,甚至七八里。我感慨道:“中国人啊中国人,太贪图小便宜!以为门票免费,不来白不来,结果来了也白来!”媳妇斥道:“难道你不是中国人?”说她最讨厌我这种假打的酸文人,动辄就以贬损中国人为能事,好像自己精神多高尚胸怀多宽广似的。质问我:“不是你坚持说不来白不来,我会贪图小便宜,来凑这个热闹?”
  却说我早餐只吃了一个醪糟蛋,折腾一天,肚子早就空空如也,无力争闲气,说:“看见路边豆花饭店,刹一脚?”下到半山腰,两边都是农家饭店,我摇下车窗问:“有没有豆花饭?”人家都摇头:“现在只有饭,没豆花了。”媳妇说:“随便吃点什么饭?”我心有不甘:“没豆花的饭,有什么吃头?”说豆花又不是山珍野味,哪里吃不到?命媳妇继续前行。结果出了后山,却连吃饭的地方也没有。饿着肚子一路飞驰,终于在温江地面,看见路边有家“查渣面”,却冷冷清清。媳妇饿慌了,比我还急,探头问道:“有没有面条?”得到肯定的答复,我们赶紧跳下车。
  面条很快端上来,媳妇吃第一口,就赋赞美诗:“啊啊~~吃出小时候的味道来了!”居然研究起面条里的酱油来,问老板:“这酱油味道特别香!哪里产的,什么牌子?”老板说:“没牌子,就是本地小作坊产的。”我笑媳妇太弱智:“这跟酱油牌子有什么关系?饿了,吃什么都香。”媳妇说:“就是就是。”吃完结账,两大碗面,才8元钱。媳妇很吃惊:“这么便宜?”居然问老板:“这大过年的,为什么不涨价喃?”老板笑着说:“平时都这个价,现在涨什么价嘛。”媳妇说:“你们过节都没停业,涨一点点价,比如5元一碗,合情合理嘛。”老板憨厚地一笑:“人与人不同哩。过年涨价,你认为合理,有人却认为不合理——谁说得清楚呢?”说今天生意比平时还好,他很满足了。
  “查渣面”,成都及其郊县,名气最大的面条,我吃过无数次。但这碗路边“查渣面”,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一碗。“查渣面”是个品牌,发明人是崇州羊马古镇的一位查老太太。品牌特色:除了面条,还有麻辣鸡片和炖蹄花。
  
这碟泡菜,是免费赠送的。这也是四川所有大小餐厅的共同特色,泡菜不要钱。记得1997年春节,第一次游深圳,在一家餐厅吃饭,我们一家三口吃了一两百元,最后点一份四川泡菜,还收了8元钱。钱虽不是太多,却让我们感慨:还是四川人豪爽!
  
  我们瞎折腾一天,也很满足,虽然没吃到青城后山的农家豆花饭野蘑菇,却吃到川西名吃“查渣面”。回成都路上,媳妇还回味无穷,说今天的“查渣面”真好吃,吃出了小时候的感觉。然后结合现实,跟我上思想品德课:“你看人家‘查渣面’老板,哪里象贪图小便宜的人呢?”我就自我批评道:“有些中国人贪图小便宜,比如我;有些中国人不贪图小便宜,比如你,和这位勤恳憨厚的老板?”媳妇却表扬我:“你好像也不是很贪图小便宜的人!何必因为自己生为中国人,就非要自我贬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