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创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用好创新方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1年3月1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中写到:
“创新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体制机制”,“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

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创新,创新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创新呢?有哪些创新方法呢?

本人论述创新方法的文章,曾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和国务院参事室发表,详见: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通过培训提高广大党员的创新能力
刘先明2009年3月3日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103/9777442.html
2、国务院参事室:通过培训提高广大党员的创新能力
刘先明2009年7月29日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103/9777442.html

舟山海事局在《拓展平台 创新载体 普陀山海事处党支部开展共建座谈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报道中,也曾提到过本人讲的“创新”:
http://zs.cnzjmsa.gov.cn/djgz/20101021/5698.html
2010年10月20日上午,普陀山“安全畅通文明”航区共建单位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支部书记座谈会在普陀山海事处会议室召开。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首先集中学习了“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教授关于《强化创新意识,促进创先争优》的主题讲座,对“创先争优”活动的背景、意义、内容、标准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达成了“创先争优,离不开创新”的共识。

本人不是党员,但是,本人曾多次指导多家企业,开展了富有创新特征的企业文化和党员活动,也曾在一些党校,清华、北大、浙大总裁班,以及大庆油田、海尔、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众多企业讲授过包含“创新”内容的课程。
在长期的咨询、培训中,本人总结或归纳了常用的五种创新方法,以及有效创新应遵循的五大原则。
对于希望实现《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到的“创新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体制机制”,“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的企业及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来讲,本人总结或归纳的常用的五种创新方法,以及有效创新应遵循的五大原则,是值得参考和借鉴的。
一、常用的五种创新方法:
1、综合法,是将两种以上不同的事物加合到一块。
2、嫁接法,是在一个事物的本体上,附加新的功能、赋予新的表现形式、形成新的产物。
3、类比法,是在两种以上不同的事物之间,找出相同点,或者在看似相同的事物之间找出不同点。
4、延伸法或类推法,是顺着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轨迹不断延伸、不断提高,形成新的认识、新的探索,获得新的成果。
5、逆向思维法,就是别人往东走,我就往西走,与常人和传统的做法,反其道而行之。
二、有效创新应遵循的五大原则:
1、超过同行业的社会平均水平;
2、超过企业自身过去的水平;
3、解决实际所面临的某个、某类问题或难题,促进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与管理效率的提升,助推企业经营行为能力的增强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4、能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新的规范,使企业上升到一个新的创新基础;
5、丰富管理科学或社会科学,为社会公众带来有益的启发和信息,为消费者和客户带来新的享受。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旦掌握和运用好了上述创新方法和有效创新的原则,就一定能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积极和明显的成效。

附、刘先明简介: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襄樊学院客座教授,苏州胥城大厦、书香连锁酒店等单位的企业文化顾问。湖北省企业文化促进会学术顾问。
2001年创立了“精细管理工程”、首创性提出了“岗位主人翁”的新概念; 2005年首创性提出了煤矿领导“捆绑式下井”的新观点。上海铁路局、九寨沟风景区等40多家单位借鉴了精细管理工程。2002年在天津、东莞两民营企业首创实践了“签约总裁”和“签约总经理”的咨询新方式。
曾为大庆油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海尔、海信、美的、红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20工厂、北京空军十总队、中船重工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储粮、中平能化集团易成新材料公司、胥城大厦、书香连锁酒店、辽河油田、中原油田、上海石化、吉林石化、天津石化、首都机场、上海铁路局、北京京煤集团、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大庆燃气、山东农行、吉林邮政、四川电力、深圳卫视、潍坊报业集团、潍坊地税局、新华联集团、中建三局、中铁四局、安徽交通投资集团、湖北路桥公司、内蒙古移动、北京贝尔、北京朗姿服装、上海医药、海南永青、安徽和威、锦州航星集团、黄山永佳集团、陕西北元化工集团、山东鲁西化工等百余家企业提供了企业文化、精细管理工程、管理创新、文化营销、品牌推广、人力资源管理、客户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咨询、培训服务。
曾被中国企业评价协会(隶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聘为第二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活动的评审工作专家;200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培训师;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管理咨询大师;2008年入选“中国改革开放30年行业百名功勋人物”;2009年被推荐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或建国60周年创新人物”;入围2010“创业中国年度十大创新人物”;2010年被授予“中国经济建设特殊贡献人物”荣誉称号;2011年3月被特邀为“功勋中国系列人物”提名候选人。享有“红色咨询师”的雅称。
电话:13910823978;qq:275399245;msn:[email protected]:e-mail:[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