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衍的大小九州说


              邹子的大小九州说
    《史记》集解引刘向《别录》:“邹衍之所言……尽言天事,故曰 ‘谈天’。”《史记.孟荀列传》说,“邹衍之术……齐人颂日:‘谈天衍’。”邹衍理论,一为大小九州说,是为地理;一为五德终始说,是为人伦。何曾谈天?然而,现代人多不知道,九州说源于《河图》九宫天象说,被伏羲、大禹、炎帝、黄帝等先后应用到了地上成为九州。《绎史.黄帝纪》:“自神农以上有大九州,柱州,迎州,神州之等,黄帝以来,德不及远,惟于神州之内分为九州,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国。”炎帝神农以后帝王均把自己掌握的版图划分为九州,如炎帝等的“九隅”。
    从考古发现来看,旧石器时代晚期,从华北,经西伯利亚,日本到北美,是华北人迁移的路线。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把中国文化进一步传播到海外,在文物,语言,民俗上,是有证据的。如美洲的玛雅考古发现与三星堆考古的惊人一致性,再如印加帝国和印第安文化以及人种的各种特征。在大陆分离前和大洪水泛滥时代,中国先民沿白令海峡陆地或用当时比今天更广泛使用的船只渡海,在伏羲及炎黄时代向外迁移,达到世界各地许多地方。
    邹衍认识到这一点,并看到当时帝王的贪婪与奢靡无度,遂提出大小九州理论以及五德终始说。意在规劝帝王不要眼界狭小,也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永远为帝王。邹衍九州说把地球大陆划分为大九州,中国只居其一就是神州,中国之内又分为小九州。
    邹衍学说的进步意义在于,使帝王开阔了眼界,并注意自己的德行,以免被新的统治者按照五德相胜的次序代替。《文心雕龙》:“邹子养正于天文”,“邹子以谈天飞誉”。就是说邹衍借助人法天的原则,加强自己的修养,也借助帝王对天象的敬畏,抑制帝王们的野心,并得到帝王和世人的尊重。这是后世儒家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