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上涨是因为老百姓的钱太多了?


房价上涨是因为老百姓的钱太多了?
 
那些刚刚毕业的学生借家里的钱都要买房,为什么?因为今年不买,明年会更贵。”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昨日的全国政协分组讨论会上坦言,房价上涨根本是一个货币问题,因为老百姓手中的钱太多了。(7日新快报)
真应验了那句话,没有最雷只有更雷。“女青年推高房价”、“丈母娘推高房价”等奇谈怪论曾经雷倒一大片,可在马委员的这一论调面前注定是小巫见大巫,根本不足挂齿,当然,这也不是马委员的专利,早前就曾经有专家说出过同样的话,只不过不是从银行业务而是就供求关系说事而已。
老百姓太有钱这样的论调,想必大多数普通老百姓都会用自己的感受发出抗议,只是因为有些专家、官员或者富人阶层缺少老百姓的真实感受,这样的抗议自然就显得很微弱。不过,总有一些有力的东西,足以证明这样的说辞太不着边际。
最给力的莫过于近日两会期间备受关注的政府工作报告,其最大的亮点就是改善民生,要让老百姓享受更多发展成果。此前,中央更是明确表态,要加快推进改革,提高群众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如果老百姓真太有钱了,政府还用得着操这个心么?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这些民生难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民众,也让政府很为难。国家今年计划新建1000万套保障房,这其中显然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财力,如果老百姓钱太多了,政府这样做岂不是傻瓜一个,多此一举?
当然,马委员列举的事例也言之凿凿,宝石一月翻几番,古董名画都在涨,的确很难说明“老百姓太有钱”。然而,在贫富越来越悬殊,极少数人掌握着绝大部分财富的今天,“都是因为社会上的流动资金太多了”,就能代表着老百姓太有钱了么?
其实,常识、现实都能说明“老百姓太有钱”的说法是否站得住脚,因而,我们无需担心这样的观点会否影响中央的决策。让人不能不担心的是,这样的观念会不会让招行陷入误区,由此作出偏离实际的不理性决策,虽然不小心替房地产商说了话,却没能给自己带来“太有钱”的预期,到时候可不能怨老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