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旅游创意与同类概念的比较以及对旅游创意案例的归纳,根据科学概念的一般要求,笔者尝试对旅游创意加以界定,供专家学者参考和批评。本文认为,所谓旅游创意,是指主要基于个人的观念、知识、经验、信息和技能,通过创造性思维产生的,以旅游产品符号价值生产、营销与消费为中心的独特意念和新颖构思,同时也用作动词表述作为这一活动过程。从外在形式而言,旅游创意表现为不同形态的既有元素之间的重新搭配,即异态混搭;从基本途径而言,旅游创意主要通过创造性思维生成;从内在本质而言,旅游创意则表现为企业或游客创造出原来并不存在的价值,即价值创新。
一个科学的概念必须有其内涵与外延。旅游创意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旅游创意的主要依托和基础是个人的观念、知识、经验、信息和技能,也与团队合作创意相关;(2)旅游创意的思维方法和内在机制是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密不可分;(3)旅游创意的核心对象是旅游产品符号价值生产、营销与消费,同时也涉及与此相关的其他领域;(4)旅游创意的表现形式是独特意念和新颖构思,有待细化为具体概念和策划方案;(5)旅游创意具有静态(名词)和动态(动词)两种属性,可以用来描述结果或活动(过程)。旅游创意的外延较为广泛,围绕旅游产品符号价值生产、营销与消费但又不仅局限于这个范围,主要包括:(1)旅游发展战略创意,如创意谱写新晃旅游新篇章;(2)旅游资源开发创意,如大英死海;(3)新型旅游吸引物创意,如桂林两江四湖;(4)旅游服务与设施创意,如科罗拉多大峡谷悬空玻璃桥;(5)旅游体验活动创意,如瑞丽淘宝场;(6)旅游规划策划创意,如北京乡村旅游一村一品;(7)旅游线路产品创意,如跟着课本游绍兴旅;(8)旅游市场营销创意,如《无锡旅情》开拓日本市场;(9)旅游企业经营创意,如如家经济型酒店;(10)旅游管理创意,如柏林墙遗址的维护等。
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旅游创意的内涵与外延,必须理清如下几个问题:(1)构成旅游创意的两个条件:生成新构想、创造新价值,其中,前者是表面形式,后者是内在本质,两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2)旅游创意的两类组织形式:基于个人的创意、基于团队合作的创意,前者是旅游创意的基本依托,后者因团队成员相互激发、凝聚集体智慧而独具优势,后者建立在前者基础之上;(3)旅游创意的两种功能指向:生产符号价值、满足精神需求,旅游产品的功能价值可以通过借助现代科技通过机器设备产生,以满足游客的生理、安全需求,但要想满足游客对更高的层次需要(对应的是符号价值、象征意义与精神文化)的追寻,只有借助于创意才能完成。
参考资料/引用来源:李庆雷. 旅游创意:缘起、内涵与特征[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学院学报,2011(1): 26-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