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秒杀的“马甲”


  “一元秒杀房子”、“一元秒杀宝马车”、“一元秒杀笔记本”……诸多秒杀热背后, 是消费者日益高涨的不满情绪。

    2010年4月,一位网友拿着秒杀到的肯德基优惠券去店里却被告知,活动停止了。该网友向消协投诉,肯德基方面则称,在活动中发现了造假的优惠券。

    2010年9月25日~30日,淘宝“一元秒杀”活动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中。每天有10台原价2899元的联想上网本、5台原价3599元的飞利浦液晶电视机以及5台原价3499的惠普笔记本电脑参加秒杀。然而在第一天活动结束后,有大量网友投诉淘宝网的“一元秒杀”活动有猫腻,欺骗消费者。一些懂IT技术的网友通过技术手段查到:活动开始前秒杀网页上的货品就被转移了;同一天的同一秒,同一个淘宝网注册账号居然可以拍到两到三个货品,明显骗人;限量5台,却拍出去十几台等。淘宝网最后出面澄清了背后原因,是部分网友利用网页技术漏洞而采用代拍软件造假所致。

    秒杀到的产品质量低劣、秒杀到产品迟迟不予兑现,在秒杀的投诉中,不乏肯德基、淘宝、苏宁易购等知名品牌的身影。秒杀乱象的背后,暴露出商家对秒杀活动组织的无序、不透明以及秒杀缺乏行业监管等诸多问题。

  

   【主要价值是广告】

    秒杀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创新营销方式。对于商家来说,参与“秒杀”主要价值并不是销售了多少商品,而是吸引了多少眼球。

    如在淘宝网上,一部2000元的笔记本,商家以1元秒出去,可能会获得100万的网友关注,这样它为每个网友(潜在消费者)的关注支付0.002元,只有0.2分钱,而打印一张大家随手就会丢掉的彩色广告宣传单至少1角钱,如此算下来,没有比秒杀更划算的广告投资了。

    作为一种营销手段,秒杀也是有技巧的。首先,参加秒杀的产品定价要具有吸引力,产品秒杀价与原价相差越大,对于消费者吸引力越大,抢购的人越多,秒杀的广告效果就越好。其次,参加秒杀的产品最好能够体现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品质,以次充好就会直接影响秒杀的效果。其三,秒杀的网页要精心设计,比如可以在秒杀的页面下面链接一些其他热销产品或者小配件等,方便那些秒杀不到主要产品的消费者,或者只是抱着新鲜感的消费者直接购买,以便提升销售量。

   

  【急需完善规则】

    秒杀虽然的确能够为商家带来可观的广告价值。但是,它毕竟不是简单的广告行为,尤其是“一元秒杀房子”、“一元秒杀宝马车”之类高价值产品的秒杀活动,参与人数众多,有时甚至高达几十万、上百万人。当秒杀活动的参与人数达到如此规模,大量秒杀不成功的人群就极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商家对于推广商品知名度、美誉度的初衷,目前还少有秒杀网站邀请公证机构参与监督整个活动过程,这样非常容易造成参与者对秒杀活动的质疑。

    对于秒杀器、代拍器之类的作假行为,秒杀网站应该在秒杀活动开始之前就从技术层面给予解决,这样既能减少投诉,也可以提升秒杀活动的诚信度。

   

  秒杀投诉主要问题

   

无故取消订单

    卖家单方面取消订单。理由是库存缺货、买家使用秒杀器、暗箱操作等原因。

   

网络诈骗

    用低廉的价格吸引买家付款,在收款后不发货。

   

夸大宣传

    此类投诉多体现在产品价格、性能方面,买家发现该价格与平时销售的价格相差无几,只是在用秒杀的方式误导消费。

   

售后服务欠缺

    售后服务出现脱节,服务责任难以分清,往往令消费者无从交涉。

   

送货不及时

    送货时间过久、寄送货品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