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硕士当油漆工能够讽刺谁
张克禹
以前有一个法学博士自杀,其原因就在于难以挣得斗米维持自己以及年迈老人的生活,舆论曾一度哗然,今天的北大女硕士因为找不到工作最终不得不回老家当油漆工!网络上,各种媒体上都认为这讽刺了谁谁,甚至很有打抱不平的意思,甚至对当今的社会有很多的不满意识。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北大女硕士回家当油漆工是谁都讽刺不了!大不了就是多了一点茶客们饭后的谈资罢了。
在当今社会不要认为拿了一个北大、清华之类的什么文凭就是人才,这人就有经天纬地之才,这人就是天之骄子!要知道这样的人顶多就是多读了几本书而已,或者就是在考场上发挥的好罢了。有一个专门指导高考的专家对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参加高考的学生应对考试的复习、学习知识要求的是全面,就相当于一个地主叫农夫去庄稼地里除草,但是这个农夫却因为没有听明白地主的话,去将庄稼地里的草和草根一并除掉一样!在这里我无异于却评说这位北大的女硕士有不有真才实学。
现在的社会依然存在一个怪相:那就是认为高学历的人就一定是人才,这样的人才就一定要被国家政府特殊安排,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应该拿高工资,这样的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应该受到众星捧月的待遇。人们就根本不愿意去想有很多的人读书最终成了书呆子,只能应付考试,除此之外是一无所能。退一万步来说就是要身居要位至少也得有一个对自己所要管理研究的东西俯下身去做一个了解,要知道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生活知识有着很大的差别!大家更要清楚的就是北大清华所开设有些课程就是你去拿了博士、硕士学位依然难于就业!为什么呢?这就叫社会需求、市场需求。打个比方世界热带地区本来一年四季就炎热无比,你要跑去推销防寒大衣、羽绒服等产品,别人不愿意接受,你就能够骂别人不识货吗?能够骂别人不尊重你的劳动吗?纵然有也是你的自取其辱,丝毫怨不得别人!要不然各位可以在严冬的时候跑到冰岛去推销衬衣看看有什么效果。
我到长三角、珠三角去的次数很多,和很多的老板有接触,他们深有感概的告诉我:现在的很多大学生一进来就希望被委以重任,否则就怨声载道,认为是我们不尊重知识不尊重人才,还抱怨说他们的工资不如一个农民工!要知道一个农民工经过培养和自身的努力最终成为一个很有工作能力的数控技工,他们的工资肯定就高,甚至高过中低层管理人员,为什么?因为再好的设想总得要人去实施!一个新来的大学生能够带来什么呢?很多的大学生就连一个简单的文件都处理不好,甚至是语病百出,就是打印一份文件都很吃力,凭什么一开始就给他们丰厚的报酬?要知道企业家最先要做的不是慈善家!
假如说那位北大的女硕士真的有能耐,就是去当油漆工也要不了三五年就会成为一个人物,虽然不一定能叱咤风云,但至少也能够实现她的自身价值,如果只是一个会考试的机器,那就只好回归原生态。不要说一个北大女硕士回家当油漆工,就是一个博士生回家当油漆工也一样讽刺不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