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太阳谷建到美国去


——中国有太阳谷,美国也可以有

 

    2月13日,太阳谷来了一位既普通又特殊的客人。说普通,是因为如今中国太阳谷的国际影响力日渐显现,前来访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络绎不绝;说特殊,是因为这位客人是由一位曾在去年11月来过太阳谷的客人推荐而来。

    这位普通的客人其实也不普通,他是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资深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室创始人、主任马克·列文(Mark D. Levine)博士。列文博士担任五家美国非盈利机构的董事会成员,包括美国能源效率经济理事会、清洁空气政策中心、能源解决方案中心、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和加州清洁能源基金(一家创新的绿色风险投资基金会),以及一家亚洲非盈利机构的董事会成员。他建立或共同建立了两家成功的非盈利组织,包括著名的北京能源效率中心。

    与马克·列文先生的交流中了解到,他主要研究建筑节能、能源政策等方面,他认为在未来二十年,在所有能源领域中,建筑物的能源效率可能最有能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作为21.5世纪未来城市模板,中国太阳谷、蔚来城则给马克先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体案例,令他赞叹不已。马克·列文先生也表达了对于合作的极大兴趣和信心。 

    向马克·列文先生推荐中国太阳谷的是美国记者马克·索摩尔(Mark·Sommer)先生(上图左一)。索摩尔先生曾于2010年11月在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Brothers Fund)的赞助下来中国太阳谷采访,做了一期关于中国绿色产业的专题,相关信息可点击http://aworldofpossibilities.org/program-topic/china-green-new 

 

 

    索摩尔先生被中国太阳谷这种对于探索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实践精神所震撼,主动提出帮我们做三件事情:一是把中国太阳谷复制到美国(在此之前,我们就已经接到两个复制太阳谷到美国的项目邀请,一个在德克萨斯州,一个在休斯敦。);二是积极促成新任加州州长与我们之间的互访活动;三是引荐我到美国国会演讲,介绍太阳谷的模式。

     在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之后,不仅仅是美国,其他一些国家也有意向复制中国太阳谷。比如“英国太阳城”邓迪市,希望我们能够直接把微排酒店搬到当地,并为当地的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做节能改造,同时为他们的新议会大楼做节能设计。

 

航拍中国太阳谷


    年前,奥巴马总统的国情咨文中提到“China became the home to the world's largest private solar research facility”(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民营太阳能研究机构的所在地),这“最大的民营太阳能研究机构”集研发检测、制造物流、教育培训、旅游观光、低碳人居等“九大中心”为一体的中国太阳谷当之无愧。
 
    近几年,美国CNN、英国BBC、路透社、美国Business Week、《早安美国》、美国《Discovery》、美国EE News、CNBC、法国国家电视二台、丹麦信息报、德国《商报》、德国国家电视台、德国《明镜周刊》、德国《南德意志报》、《爱尔兰时报》、非洲《Business Daily》、新加坡《海峡时报》、韩国KBS(五次到访太阳谷)、日本朝日新闻、瑞典电视台等五十余家国际媒体纷纷对中国太阳谷进行采访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采访


德国电视台采访

《德国商报》在中国太阳谷

德国《明镜周刊》、新加坡《海峡时报》推介中国太阳能发展模式

韩国KBS先后五次走访太阳谷


美国探索频道探索太阳谷


《洛杉矶时报》到访中国太阳谷
 
法国国际新闻电视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到太阳谷录制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