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动态 110318


康恩贝 内外并举的品牌扩张之路

机构:国联证券

研究员:周静

评级:推荐

盈利预计:预测公司2011-2013年的EPS为0.64元、0.79元、0.94元

主要观点:

1.收入维持快速增长,综合毛利率进一步提升。公司旗下品牌产品金奥康、阿乐欣、前列康、天保宁等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其中“金奥康”产品增长42%,“康恩贝”系列、“前列康”、“天保宁”等增长均超过20%,同时公司新品如必坦、唐贝克、金康速力等均实现成倍增长,保证了公司产品线未来的高成长性。随着销售扩大规模效益的显现,公司综合毛利率61.65%,同比增加4.78个百分点,其中原料药毛利率同比提升4.02个百分点。

2.江西天施康并表及土地处置补偿款增厚业绩。虽然公司销售费用率及管理费用率同比分别提升了2.19个百分点及1.06个百分点,但是由于公司增持江西天施康股权,2009年8月起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对公司业绩增幅有较大贡献。天施康拥有珍视明滴眼液、夏天无片、肠炎宁等明星产品,借助康恩贝的销售渠道及品牌运作能力,未来增量贡献仍然较大。另外,公司收到土地补偿收入形成的收益2,700万元也增厚了业绩,扣除此影响实现利润总额2.02亿元,同比仍有66%的增幅。

3.外延扩张内部整合仍是未来主旋律。作为一个品牌驱动型药企,公司未来外延式扩张的进程会继续加快,同时康恩贝集团承诺的旗下医药资产主要包括浙江康恩贝中药公司、浙江英诺祛医药公司、云南希陶绿色药业公司也有望2012年底前注入,公司收入仍会保持20-30%的增长势头。

 

乐普医疗:预期中的高增长,未来看多元化和国际化

机构:兴业证券

研究员:王晞

评级:推荐

盈利预计:预估公司2011-2013年的EPS分别为:0.71、0.97和1.25元

主要观点:

1.支架系统驱动收入高增长。报告期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同比增长37.53%。分产品来看,核心产品支架系统销售收入为57,949万元,同比增长31.21%;封堵器的销售收入为5,419万元,同比增长27.96%;其他产品销售收入5,616万元,同比增长219.05%;代理及经销产品的销售收入为8,027万元,同比增长26.20%。虽然支架系统依然是贡献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但其他产品如配件(球囊、导管、导丝等)、心血管造影机、心脏瓣膜等都增长迅猛,产品多元化的趋势初现端倪。

2.毛利率在高位稳步提升。报告期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82.92%,在较高水平上继续上升1.19个百分点。其中支架系统的毛利率为93.28%,同比提升2.12个百分点,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的支架价格在报告期间保持稳定,另一方面源于工艺的改进,单位成本有所降低;封堵器的毛利率为90.96%,同比提升4.89个百分点;其他产品毛利率为39.40%,同比提升6.94个百分点。代理产品的毛利率为33.12%,同比上升6.10个百分点。

3.虽然公司的支架今年可能会面临降价的压力,但由于预期降幅不大(10-15%),而且公司推出了全球首创的新产品无载体支架(Nano),可以有效减轻降价带来的压力,我们预计公司的毛利率有望保持稳定。

4.期间费用率稳定,研发投入加大。报告期间,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为14.85%,基本保持稳定;管理费用率为9.48%,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研发投入达到5,602万元,同比增长104.6%,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了7.27%,在2009年4.84%的基础上大幅提升。公司在研发投入力度加大的情况下,管理费用率不升反降,一方面受益于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体现了公司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

5.多元化布局战略清晰。为了逐渐摆脱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公司上市后逐渐开始产品多元化的布局:2010年先后收购或增资了北京卫金帆医学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思达医用装备有限公司和陕西秦明医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将公司的产品线扩大到先心封堵器、血管造影机、心脏瓣膜以及心脏起搏器等新领域。2011年,我国加大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免费救治投入,也有利于公司封堵器产品的快速增长。公司在心脏介入领域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营销团队,建立了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完善营销网络体系,在拥有渠道优势的前提下,乐普医疗围绕心脏病相关领域发展,不断扩充产品线,我们认为公司将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型企业,发展战略非常清晰。

6.国际化渐行渐近。报告期间,公司已有PTCA球囊导管、中心静脉导管、鞘管等13项产品通过CE认证;并有14个产品获得在12个国家总共58个注册证,在39个国家建立了代理商销售体系,为今后海外市场销售提供了条件。

7.2011年公司将继续加大力度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加快公司药物支架、裸支架、封堵器、介入瓣膜等产品CE认证工作、不断健全国外营销网络,有望在2010年海外销售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突破,逐步实现公司的国际化战略。

 

乐普医疗:业绩增长平稳,新品上市是亮点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

研究员:易镜明

评级:谨慎增持

盈利预计:预计11、12年eps分别为0.71、0.92元,同比增长40%、30%

主要观点:

1.10年业绩符合预期:主营收入为7.70亿元,同比上升36.3%;净利润4.10亿元,同比增长40.5%;扣非后净利润4.07亿元,同比增长41.1%。EPS0.51元。ROE21.66%,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46元。

2.收入构成情况:主导产品药物支架和封堵器继续放量增长,原材料的进口替代以及规模化生产使得品种毛利提升。药物支架产品销售收入5.79亿,同比增长31.2%,毛利率93.3%,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封堵器5,478.9万,同比增长28.0%,毛利率91.0%,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

3.期间费用稳定,研发投入加大:期间费用率21.4%,同比降了2.3个百分点,在公司研发投入大幅增长(同比增长104.64%,占收入比重7.27%)、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背景下,管理费用率和销售费用率均控制良好。

4.研发与并购共筑成长空间:1、支架领域精耕细作:无载体支架已获批文;分叉支架在10年6月申报;双药物支架系统等正在临床试验;可降解支架处于临床前研究。2、专注于心血管领域的并购:先后收购重庆卫金帆、北京思达医用、陕西秦明医学等,进入血管造影机、人工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等领域,与现有品种形成互补,将充分发挥协同效应。

5.国际化战略取得突破:2010年公司出口业务销售近1,000万元。目前PTCA球囊导管、中心静脉导管、鞘管等13项产品通过CE认证;在39个国家建立销售体系,产品主要销往南美、欧洲、东南亚等国家。随着公司药物支架、裸支架、封堵器、介入瓣膜等产品获得CE认证、国外营销网络的不断健全,公司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新亮点。

 

新华医疗:借力周期顶点,挑战新的机遇

机构:瑞银证券

研究员:邹敏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公司2011年,2012年以及2013年EPS分别为0.75元、1.09元、1.57元。

主要观点:

1.公司主营业务即将迎来周期顶点,未来2年业绩可期。新版GMP的高标准主要体现在净化级别上。制药用灭菌设备的改造是以现存设备的改造再购为主的。现有存量的1/3灭菌设备已经使用了7-8年以上,估计会在未来2年过渡期内实现更换,加上不符合GMP灭菌标准需要强制替换的需求,公司这块业务的增长未来可期。公司非PVC软带生产线需求由于下游扩展积极,预计未来两年增长也很稳定。

2.走向设备-耗材-医疗服务的全产业链布局,稳定未来现金流。淄矿集团入主后,对公司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重新的定义:坚持原有医疗器械业务为核心的基础上,适度地向其他领域拓展,其中医疗服务领域(专科医院可能成为突破口)以及医用耗材领域将成为公司扩展重点。

3.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提升的又一看点。公司以自己的产品优势为依托,希望未来通过提供消毒供应室整体设计、大输液生产线后续灭菌环境设计、手术室装修等业务延伸产业链,从而抢占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尚荣医疗:飞跃中的医疗工程行业之星

机构:光大证券

研究员:王天睿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公司2010-2013年EPS分别为0.7、1.51、3.11、5.09元

主要观点:

1.我们认为公司具备持续高成长性。根据我们的预测,公司2010-2013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93.3%。作为工程类公司,公司长期跟踪医院的项目情况,通常可以在项目实施前2年开始锁定订单,1年前签下合同。就公司目前的订单状况而言,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两年医疗工程业务成长性相对确定。

2.壁垒较高,行业景气度有望长期保持。医疗专业工程商需要较全面的技术以及对医疗行业与医院深刻认识。医院对工程商的行业经验和成熟的解决方案要求较高;新的行业进入者发展相对较难,行业壁垒高于普通工程行业,景气度有望长期保持。

3.公司竞争优势明确,“7531”规划未来前景。公司是该领域唯一上市企业,具备行业龙头先发优势,完整的产业链、买方信贷、行业会议拓展模式是其竞争利器;作为行业的领跑者,更具备让客户可信赖的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更易取得超越行业的成长性。“7531”规划描绘了公司未来3年值得期待的发展前景。

 

天方药业:业务稳定增长,关注心血管药物放量

机构:上海证券

研究员:赵冰

评级:跑赢大市

盈利预计:预计公司11、12年实现每股收益为0.16元和0.27元

主要观点:

1.公司发布2010年年报,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2亿元,同比增长23.64%;利润总额为0.50亿元,同比增长166.68%;每股收益0.08元,同比增长202.40%。

2.各项业务增长快速,经营状况良好,毛利率稳定。2010年公司各项业务快速发展,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3.64%和26.13%。分业务来看,利润主要由原料药和成品药两块贡献。其中,原料药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加35.98%,利润率为16.20%,同比稍有下降;成品药收入3.33亿元,同比增加13.21%,利润率为28.03%,同比增幅6.67个百分点。从经营费用来看,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均保持稳定,三大费用率总体为9.92%,比去年下降了0.35个百分点,公司经营状况良好。销售毛利率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年销售毛利率为11.89%,比去年提高了0.23个百分点。

3.公司原料药业务发展迅速。公司的原料药收入连续两年保持了30%以上的增幅,并占据了公司50%以上的营业利润,是公司营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公司大环内酯类原料药是公司的老牌产品,其中螺旋霉素等第一代产品主要用于出口;阿奇霉素等第二代产品,由于公司自己生产上游原料硫氰酸红霉素,拥有上下游成本优势,未来几年将成为公司原料药业务的重头。公司林可霉素原料药曾经在2008年由于染菌问题造成公司的大幅亏损,现今已经成为公司原料药业务的另一重要利润贡献点。林可霉素几年来价格稳定上升,公司年产量在1200吨左右,预计公司林可霉素年收入可超过4亿元。此外,公司去年的募集资金项目均为原料药项目,包括维生素B3、维生素K3、头孢系列和去甲霉素系列项目,建成后,将在近几年进一步为公司贡献利润。

4.与乐普合作,心血管仿制药将是制剂业务快速增长的突破口。公司两大主推仿制药阿托伐他汀钙和氯吡格雷,其相应的原研药分别列2009年全球处方药销售金额排名第一和第二,2009年全球销量分别为114亿和66亿美元。由于这两个药品刚刚过期,加上国内市场尚未充分开发,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此两款仿制药物的国内市场前景十分乐观。乐普医疗是一家立足于心血管领域的专业医用耗材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高效的营销网络体系。公司此次与乐普医疗的合作,将借助其在心血管领域的终端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并希望能够彻底解决公司迟迟没能在两个产品上打开市场的根本原因-销售渠道的问题,快速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佐力药业:乌灵胶囊增长21%,看好产品前景

机构:中邮证券

研究员:邵明慧

评级:谨慎推荐

盈利预计:维持对公司2011-2012年每股收益为0.72元和0.96元的盈利预测

主要观点:

1.公司2010年实现收入2.63亿元,同比增长21.97%;营业利润3411万元,同比增长32.83%;利润总额为4533万元,同比增长了31.1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4148万元,同比增长了31.32%。基本每股收益0.69元。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转增股本。公司业绩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

2.主导产品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公司主导产品乌灵胶囊实现营业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21.21%,毛利率为89.35%,同比上升了1.13个百分点,公司收入占比为88.59%。该产品的业绩情况好于我们之前的预期。报告期内乌灵胶囊在我国华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西地区的销售额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显现成效。

3.产品单一,销售费用率较高。目前公司的乌灵胶囊是公司最主要的业绩来源,公司产品比较单一,同时由于公司产品特点,销售费用率较高,报告期内的销售费用率为51.58%。

4.细分市场的大品种。乌灵胶囊主要是用于治疗焦虑、抑郁和失眠等病症,属于心理疾病用药,是医保药品。乌灵胶囊细分市场享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药品终端分类中,乌灵胶囊属于神经系统药物中成药,乌灵胶囊占据9.45%的市场份额,是仅次于天麻素注射液的第二大产品,是第一大口服药品。

5.看好未来神经系统中成药行业。我们认为心理疾病用药市场潜力比较大,现在国内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失眠的发病率仅次于美国,达到26%。人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自我认知率较低,但是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观念开始转变,逐渐能够理性地面对这一疾病。但目前的治疗率依然低于1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相对于西药,中药对于国人来讲更容易被接受,我们认为神经系统中成药未来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6.投资看点。公司上市募投项目主要为乌灵胶囊上游原料的扩产和乌灵胶囊制剂的产能扩张,项目达产后乌灵胶囊的产能将增长150%,这将是未来公司业绩的主要拉动因素。同时公司围绕着乌灵菌粉展开的新剂型、新适应症等研究或称为公司未来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