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森生物 疫苗新贵,前景广阔
机构:国金证券
研究员: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预计2010-2012年公司的EPS分别为1.548元、2.682元和4.005元,增长率分别达到102.74%、73.33%和49.31%
主要观点:
1.主打产品处于快速增长期:公司收入主要由Hib疫苗和AC二价结合疫苗构成;随着全预充型产品在2010年上市,Hib疫苗未来数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长;公司AC二价结合疫苗于2009年上市,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期。
2.未来数年公司将保证每年均有1-2个新品种上市:公司过去一直重视研发投入,并有很好的沉淀,积累了丰富的品种储备;2011年4价流脑及2价流脑多糖疫苗将有望上市销售;2012年流感疫苗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将有望上市销售;等等
3.公司拥有非常专业的稳定团队:无论从研发积累,还是营销能力,公司均拥有高水平的专业团队;公司股权结构非常分散,管理层及主要核心人员均持有公司股份。
同仁堂:百年老店全新起步
机构:兴业证券
研究员:王晞
评级:推荐
盈利预计:预测公司2011-2013年的EPS分别为0.80,0.97和1.14元
主要观点:
1.业绩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业绩增速较前两年明显加快。
2.2010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30%。同仁堂的业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医药工业及医药商业。其医药工业主要通过母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天然药物有限公司来实现;而其医药商业主要通过旗下持股51%-95%不等的22家子公司来实现。我们预计2010年医药工业为公司贡献了超过80%的销售收入及净利润,其2010年增速在15%左右;其中,母公司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14%,达16.1亿;同仁堂科技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67%,达15.30亿;同仁堂天然药物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3.30%,达5200万。我们预计医药商业2010年增速在20%左右。
3.201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19%,超过收入增速。2010年同仁堂的费用率及有效税率基本与2009年持平。公司利润增速跑赢收入增速主要得益于公司综合毛利率的提升:2010年公司综合毛利率提升1.12%至45.41%。
4.在2010年中药材价格普遍上升的情况下,公司综合毛利率不降反升,我们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1)公司产品线丰富,能够根据市场变化调整销售,扩大高毛利率、受药材价格影响小的产品(例如安宫牛黄丸)销售。2)公司日常对战略性原材料进行储备,在中药材价格上涨时,公司的贮备能够缓冲其对公司业绩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公司2009年及2010年的存货中,原材料账面价值分别达到8.55亿、8.76亿,占存货的比重超过45%。
5.一线品种平稳,二线品种发力。公司目前的一线品种有8个: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国公酒、大活络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感冒清热颗粒以及牛黄解毒片。二线品种主要包括坤宝丸、金匮肾气丸、知柏地黄丸等。1)公司的一线产品2010继续实现稳定增长,整体平均增幅达到10%以上,我们预计六味地黄丸销售收入超过3.3亿,乌鸡白凤丸大约2亿,其余六种均过亿。2)2010年公司二线品种实现稳定上扬,其中40%的品种成长迅速。
6.回款管理给力。公司2010年的应收账款为2.88亿,但是我们考虑公司还有将近20%的销售收入来自回款周期较长的医药商业,所以我们将母公司的应收账款拆分进一步分析。2010年以医药工业为主的母公司,销售收入超过12亿,但是其应收账款仅仅8000万。良好的回款管理效果,这与公司坚持以现款销售为主,对于部分信用销售则采取应收账款季度末结零的政策密不可分。
7.销售渠道管理还有提升空间。我们预计,公司目前80%的产品通过经销商进行销售,10%通过公司旗下子公司及集团零售药店进行销售,剩下10%通过进入医院进行销售。公司目前有100多家一级经销商,对经销商的渠道控制力度弱于其他品牌OTC企业(如江中、仁和、三九等)。
8.中药老字号,市值背离。“同仁堂”历经341年,已经成为我国最富盛名的中药老字号,成为我国中医药文化一面旗帜。但是,目前与这一老字号相对应的市值仅200亿,远低于云南白药、东阿阿胶。自2003年以来,因为内部激励机制不到位、营销深耕不足等原因,在拥有800多个产品品种文号的背景下(其中同仁堂股份拥有600多个,同仁堂科技拥有200多个),公司业绩增长缓慢,未能获得市场的青睐。但是,依托“同仁堂”强大品牌,及集团驶入“十二五”快速发展车道之风(同仁堂集团于2009年底销售收入超过100亿,集团十二五的目标为5年内收入翻一番达200亿),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市值还有上升空间。公司2010年业绩增速比2008/2009年明显加快,表明管理层对业绩的积极性在提高,市场对公司的估值也将得到改善。
福安药业:抗生素成就历史,专科药开创未来
机构:国金证券
研究员:李敬雷
评级:
盈利预计:2011、2012、2013年每股EPS为1.282元、1.739元、2.344元,同比增长38.91%、35.71%、34.76%
主要观点:
1.公司现有业务主要从事抗生素原料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是氨曲南(第一个成功用于临床的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公司是国内首批将氨曲南成功推广上市的企业。公司氨曲南原料药2009年市场占有率达48%,位居行业首位;在制剂市场占有11.37%,排名第二。
3.2010年,氨曲南原料药及制剂的销售收入为2.92亿元(同比增长约50%),占公司销售收入的64%;销售毛利1.65亿元(同比增长约40%),占公司毛利总额的78%。
4.公司已经形成了抗生素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注重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协同发展,建立“抗生素医药中间体-抗生素原料药-抗生素制剂-抗生素产品销售”完整的业务体系,这一优势在未来能够延续。
5.公司已拥有替卡西林钠、磺苄西林钠、硫酸头孢匹罗、头孢硫脒等产品原料药及制剂的生产批件。其中磺苄西林钠09年新进入医保目录,预计未来3年将迎来销量快速的增长。
6.公司正积极进行头孢唑肟钠原料药和磺苄西林钠制剂的生产申报工作,从品种角度进一步利用上述优势,力争再造一个“氨曲南”。
7.公司未来的增长点在专科药。公司虽然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强的抗生素竞争力,但是从公司的在研产品储备来看,公司正在经历由抗生素向专科药的转型。公司目前在研卡培他滨、甲磺酸伊马替尼等多个重磅炸弹级专科药,长期有望实现抗生素和专科药两条腿走路。
8.公司真正价值在远景。公司短期内主业增长将主要依靠氨曲南原料药及制剂、磺苄西林钠原料药及制剂等抗生素产品的拉动。我们认为,对于公司的价值判断不应该局限于现有的抗生素业务,更应该基于公司在研发实力、新产品储备、经营能力以及产业布局等各方面的竞争优势,展望公司未来无限的可能性。我们认为从长期来看,基于公司研发实力及氨曲南的成功历史,公司将有望成功转型为专科类仿制药研发型企业。
信立泰:2010年以高增长结尾
机构:国金证券
研究员:李敬雷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略微上调公司盈利预测:2011年、2012年、2013年每股收益为2.05元、2.64元、3.18元,同比增速为31%、28%、21%。
主要观点:
1.公司公布2010年年报,实现销售收入12.98亿元,同比增长52.75%;实现营业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67.9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64.69%;实现每股收益1.565元,略高于我们的预期。
2.2011年以高增长结束:公司四季度单季数据基本上跟一二三季度一致,显示了良好的持续性。这种增长势头源于2010年四季度,主要原因是募集资金项目的达产。
3.募集资金项目达产贡献业绩增量:公司新的原料药车间2010年7月份通过了GMP检查,经过一段的磨合期后,2010年四季度释放产能。原料药产能瓶颈得以解决,募集资金项目的盐酸头孢吡肟、头孢西丁钠产业化项目开始贡献收入。2010年公司原料药实现销售收入4.93亿元,同比增长72.56%,毛利率同比增加3个点。这是公司收入高增长的来源。
4.氯吡格雷等制剂增速良好:公司2010年心血管和头孢类制剂药物都实现了较好的增长,尤其是心血管,为业绩的持续性提供了安全边际。2010年公司制剂类实现销售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42.71%,毛利率增加了3.6个点达到75%,是公司业绩的主要构成来源。同时公司竞拍了惠州大亚湾的厂房,定位于国际化进程,为公司未来几年增长的持续性提供了保证。
5.销售和研发力度加大:公司2010年销售费用增加了近亿元,用于市场开拓;研发费用增加导致管理费用增加3000万元。但两项费用率都保持稳定。随着募集资金带来的利息收入增加,公司财务费用为负2200元,也是利润超我们预期的原因,使得公司利润增速超过收入增速。
国药股份:2010年业绩符合预期,战略目标制定、快速增长可期
机构:中投证券
研究员:周锐
评级:强烈推荐
盈利预计:预测公司11-13年EPS分别为0.84、1.08、1.31元
主要观点:
1.收入稳定增长;投资收益增加带来净利润大幅增长:2010年,公司实现收入59.18亿,同比增13.93%;利润总额3.99亿,同比增35.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3.1亿,同比增36.81%;未来宜昌人福投资收益仍有望高速增长:10年投资收益的来源于出售联环药业股票3009万,投资宜昌人福和青海制药5290万。宜昌人福投资收益10年同比大幅增95.6%,预计未来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2.医药商业、工业收入均稳定增长,毛利率小幅下降;仓储物流收入稳定增长,毛利率小幅上升。商业收入57亿,增13.76%,毛利率8.19%,减0.12%;工业收入1.6亿,增21.6%,毛利率40.81%,减1.23%;仓储物流收入8589万,增10.42%,毛利率32.42%,增0.53%。
3.公司制定十二五发展战略,未来医药商业方面将做大做强纯销业务、做深做透麻药特色流通领域、利用好医药进口保税平台加强医药分销总经总代业务;在工业方面以国瑞为平台做好特色制药工业。我们认为未来医院纯销、特色工业将是公司快速增长极,总经总代和麻药业务仍将维持稳定增长。
4.公司最有可能成为国控回归A股的平台,战略价值仍然突出。
信立泰:高增长难能可贵,期待新的惊喜
机构:兴业证券
研究员:王晞
评级:推荐
盈利预计:预估2011-2013年的EPS分别为:2.06、2.72和3.50元
主要观点:
1.氯吡格雷和原料药引领高增长。报告期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2.75%。分产品来看,制剂实现销售收入8.05亿元,同比增长42.71%,我们预计,核心品种氯吡格雷的销售收入接近5亿元,同比增长50%左右,盐酸依那普利的增速为50-60%,抗生素制剂的增速为25-30%;头孢类原料药的销售收入为4.93亿元,同比大增72.56%。氯吡格雷和头孢类原料药是公司2010年收入和利润高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2.毛利率稳步上升。2010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57.19%,同比上升1.49个百分点,其中制剂的毛利率为74.60%,同比提升3.68个百分点;原料药的毛利率为28.76%,同比上升3.11个百分点。公司的毛利率提升一方面受益于收入快速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单位成本下降;另一方面来自于工艺改进,成本下降。展望今年,由于公司的氯吡格雷在国内尚无竞争对手,预计降价压力不大;但头孢类制剂和原料药在抗生素降价的大背景下,盈利状况可能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3.期间费用率略有提升。报告期间,公司的销售费用率为19.76%,基本与2009年持平,考虑到原料药的销售费用极低,在原料药增速远超制剂的情况下,我们认为公司的制剂销售费用率有所提升;管理费用率为6.70%,同比小幅上升0.4个百分点,其中研发费用达到6,88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5.30%,同比上升一个百分点,公司的研发投入有所加大。
4.超募资金解决未来产地瓶颈。由于现有产地受限,公司于2010年利用超募资金分别购买了深圳坪山新区坪山街道一工业用地(成交价3,105万元)和惠州大亚湾一工业厂房及其配套用房(成交价6,852万元),未来的长远发展将不会受到产地瓶颈的制约,公司也在考虑建设高标准的制剂车间,为将来制剂出口的国际化战略作准备。
5.今年增长看制剂和新品。头孢类原料药由于基数已高,我们认为今年较难延续去年的高增长趋势,将保持平稳;以心脑血管用药为主的制剂有望继续高速增长,如氯吡格雷和盐酸依那普利。此外,公司的首仿产品抗凝药比伐卢定今年有望上市,与氯吡格雷一起形成抗凝血药的系列产品,两年后有望成为新的过亿品种。在研品种中,公司的一类新药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也即将进入三期临床,值得关注。
同仁堂:公司正发生积极的变化
机构:国金证券
研究员:李敬雷
评级:买入
盈利预计: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EPS分别为0.865元、1.215元和1.706元
主要观点:
1.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3%;实现营业利润5.5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49%;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3.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19%;实现每股收益0.66元,略超我们的预期5个百分点。
2.4季度经营业绩超预期:4季度单季公司实现收入9.09亿元,较2009年4季度同期增长20%;实现净利润7000万,较2009年4季度同期增长34%,超出我们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公司4季度变更应收账款计提比例,导致减值准备较去年增加2320万。考虑该部分减值准备影响,公司2010年的实际业绩达到0.7元。
3.1季度经营有望延续4季度的势头:根据我们的门店调研情况,公司1季度经营情况良好,将有望延续去年4季度的增长势头。我们认为,公司的经营拐点已经显现。
4.股份公司是集团的发展核心,市值被严重低估:从集团组织结构可以清晰看出,股份公司是集团的组织核心;集团近年确定“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战略,也就是将股份公司定位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同时,2010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将同仁堂集团列为首都发展医药产业的龙头企业,整体进入生物医药“G20”;目前公司市值远低于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和康美药业等企业,与公司的行业地位远远不符。
5.市场应积极对待公司高送配:公司公告2010年每10股送5股并转增10股,而公司已有6年没有送股;我们认为,市场应该高度重视公司在此方面的积极变化,以及公司对资本市场的积极态度。
一致药业:商业看收购整合、工业看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未来潜力巨大
机构:中投证券
研究员:周锐
评级:强烈推荐
盈利预计:预测一致药业11-13年EPS为1.16、1.51和1.95元
主要观点:
1.收入稳定增长、净利润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提高。公司10年实现营业收入130.64亿,同比增18.8%;利润总额3.4亿,同比增30.23%;净利润2.61亿,同比增35.39%。综合毛利率提高0.24%。
2.医药商业收入增速加快,收购整合布局南部效应逐步体现:医药商业实现收入113.6亿,同比增19.52%,利润总额2.2亿,同比增50.64%,毛利率提高0.49%。新公司业务快速扩张,10年新增客户2398家;新设子公司佛山、湛江、东莞、梅州公司销售快速增长,增速近80%-100%。
3.医药工业收入增速放缓,但头孢抗生素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毛利率小幅提高。未来工业产业链整合效应逐步体现,增速有望加快:工业收入15.74亿,同比增19.98%,利润总额1.6亿,同比增34.62%。致君10年6个产品过亿,其中头孢类收入大幅增67.61%,毛利率小幅上升;致君万庆净利991万,稍有下降;万乐净利7736万,同比增22.4%。
4.商业南区龙头、工业羽翼渐丰,工商业齐发展。2011年公司将继续收购完成重点城市布局布局,预计新收购至少5家企业,成为南区分销第一品牌;工业通过新产品开发和新产能释放,未来增速将超30%。
一致药业2010年报点评,工商并举,内外兼修
机构:安信证券
研究员:洪露
评级:增持-A
盈利预计:维持对公司2011年、2012年的业绩预测分别为1.21元、1.60元
主要观点:
1.业绩快速增长,符合预期。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64亿元,同比增长18.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35.39%,实现EPS0.91元,符合预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28.79%,实现扣非后EPS0.85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8亿元,同比增长56.34%,每股现金流为1.49元。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为:营业收入增长较快,毛利率提高及销售费用率下降。公司201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2元(含税)。
2.工业板块产品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产业链优势将逐步体现。2010年公司制药事业部(不含深圳中药)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74亿元,同比增长14.85%;实现利润总额1.60亿元,同比增长34.62%。深圳致君实现营业收入11.92亿元,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9%和53.0%。工业版块产品结构调整效果显著,高毛利、重点品种的销售占比持续增加,2010年共有7个品种过亿。今年以来公司实现了头孢呋辛、头孢克肟、头孢米诺和头孢西丁等4个品种的产业链对接,大大提升了公司在头孢领域的整体竞争优势。公司参股的深圳万乐药业2010年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4.68亿元、7,73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8.4%和22.4%。万乐药业与韩国联合开发7个单抗药物,主要针对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未来创新药产业化后将成为公司医药工业新的盈利增长点。
3.加快分销网络建设,巩固区域龙头地位。2010年,公司重点加强在空白市场的网络布点,先后收购湛江天丰医药、梅州新特医药、惠州众生药业、南宁市医药公司以及重组深圳延风医药,进一步完善分销的网络布局。同时,公司还先后启用深圳物流中心,启动南宁物流中心项目建设,推进柳州物流部份拆迁与扩建项目,并相继完成东莞、湛江、梅州配送中心的改造。分销网络的健全,物流网点的完善,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区域市场的龙头地位。医院直销业务增长较快,销售额超过80亿元,业务结构更加优化。
4.未来有望受益于国药集团与深圳市政府在医药产业的全面战略合作。国药集团2010年9月与深圳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深圳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主要包括共同打造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孵化器,构建覆盖深圳全市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和推进深圳市医药企业的兼并重组和优化升级等内容。一致药业作为国药系重要的工业平台之一和两广的商业平台,预计将明显受益于本次战略合作,未来在医药产业资源整合及医改进程中获益程度存在超预期可能。
福安药业:立足特色抗生素,期待专科药发展
机构:国信证券
研究员:丁丹
评级:
盈利预计:预计11~13年净利润增长38%、29%、22%,EPS(摊薄)1.27、1.64、2.00元/股
主要观点:
1.立足特色抗生素,逐步打造上下游产业链。公司主要产品以特色抗生素为主,包括氨曲南原料药及制剂,替卡西林钠和磺苄西林钠原料药,头孢硫脒和头孢唑肟钠制剂等。2010年氨曲南占总收入和总毛利比重分别为63%和76%,为公司主要盈利品种。
2.公司致力于提升产业链整体价值,抗生素原料药比重逐年下降,而抗生素制剂比重逐年上升,抗生素制剂收入、毛利占比分别从2007年的21%、16%上升到2010年39%、44%。
3.短期增长仍需依靠抗生素。公司抗生素业务贡献94%的收入,其中氨曲南已过爆发期,预计未来平稳增长;青霉素和头孢制剂随着扩产、新品种投放,有望在低基数上实现快速增长。
4.在研产品较为丰富,尝试向专科药发展。公司心脑血管类、精神类和抗肿瘤等专科药在研产品较为丰富,且大部分处于报生产阶段。预计2012年起盐酸奈必洛尔、富马酸喹硫平、L-门冬氨酸L-鸟氨酸和卡培他滨等专科药有望获批,如能顺利上市则有望改变过度依赖抗生素的现状。
5.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产和中药材种植。本次募集资金投向原料药、制剂产能扩建和研发中心建设。
一致药业:业绩符合预期,2011年值得期待
机构:招商证券
研究员:李珊珊
评级:强烈推荐-A
盈利预计:预计2011~2013年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18%和17%,净利润分别增长32%、30%和28%,实现EPS1.19元、1.55元和2.0元。
主要观点:
1.2010年业绩完全符合预期:分别实现收入、利润总额和净利润130.6亿元、3.4亿元和2.6亿元,同比增长18.8%、30.2%和35.4%,EPS0.91元符合预期,每股经营性现金高达1.49元。毛利率同比持平,营业费用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管理费率同比持平,财务费率上升0.2个百分点。净利率2%,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账上现金7.1亿元,短期借款9.8亿元,公告申请银行授信52亿元,资金压力较大。拟每10股派现1.2元(含税)。
2.分业务来看:医药批发、工业分别实现收入113.6亿元、15.7亿元,同比增长19.5%、26.8%,其中2010年并购整合医药批发业务贡献收入约9亿元。医药批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及两广一体化采购体现成本效应,2010年毛利率达到5.76%,同比上升0.48个百分点;工业毛利率26.8%,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3.医药批发实现利润总额2.20亿元,同比增长50.64%,利润率1.94%;制药事业部(不含深圳中药)实现利润总额1.6亿元,同比增长34.6%,7个品种过亿,其中头孢系列实现收入13.7亿元,尽管7-ACA价格对公司业务有不利影响,头孢同比仍大幅增长67.6%;止咳用药实现收入1.8亿元,同比下滑11.8%。
4.主要子公司:医药商业子公司国控广州、南宁分别实现收入68.4亿元、12.2亿元,净利润9028万元和2910万元,净利率;医药工业子公司致君和万庆分别实现收入11.9亿元和5.1亿元,净利润1.25亿元和952万元。参股子公司万乐实现收入4.7亿元,净利润7736万元,贡献投资收益2722万元。
5.第4季度单季度盈利大幅提升:4季度实现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13%,但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65%,主要是:1、资产减值损失回冲997万元,而09年同期计提876万元;2、确认投资收益1306万元,而09年同期为440万元;3、收到营业外收入1090万元,而09年同期为325万元。
6.销售网络布局更趋完善,看好公司“中国南区药品分销第一品牌”的战略:2010年先后收购湛江天丰医药、梅州新特医药、惠州众生药业,进一步完善分销的网络布局;成功收购南宁市医药公司药品业务,重组深圳延风医药,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市场地位。同时,先后启用深圳物流中心、南宁物流中心项目建设,推进柳州物流部份拆迁与扩建项目,并相继完成东莞、湛江、梅州配送中心的改造。分销网络的健全,物流网点的完善,有力提升了一致分销的竞争优势及市场份额。同时深入推进运营一体化战略,推进广深商业整合,实现品种资源的统一调配,增强品种的运作能力;并对广西分销的业务及职能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广西分销的一体化运营。
7.医药工业推进一体化:产业链对接工作总体进展良好,目前实现配套的主要有头孢呋辛、头孢克肟、头孢米诺和头孢西丁等4个品种。产业链对接的深入开展,大大提升了公司在头孢领域的整体竞争优势。2010年主要致君与万庆主要品种的配套率约为30%,公司规划2011年配套率提升至80%。此外,公司在研发源头促进了原料厂与制剂厂的合作与分工,从产业链的角度进行头孢替坦二钠、法罗培南等产品的配套开发。短期内致君药业有产能瓶颈,公司主要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促使医药工业保持较快增长。目前新产能上致君制药观澜二期顺利奠基,致君万庆二期技改完成,一致坪山基地也已着手规划建设,三大基地的建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一致药业:工商业齐头并进
机构:东方证券
研究员:李淑花
评级:增持
盈利预计:2011-201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29%、23%,预计11-1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8元,1.52元、1.86元
主要观点:
1.公司2010年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同比增长28.79%。公司扣非后每股收益为0.85元。公司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64亿元,同比增长19.31%,实现主营业务利润11.19亿元,同比增长22.54%,实现营业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28.17%,实现利润总额3.40亿元,同比增长34.3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1亿元,同比增长35.50%。每股收益为0.91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为1.49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2.46亿元,同比增长28.79%,扣非后EPS为0.8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7.17%,同比上升1.31个百分点。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2元(含税)。其中分销事业部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3.60亿元,较上年增长19.52%;实现利润总额2.20亿元,较上年增长50.64%。制药事业部(不含深圳中药)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74亿元,同比增长14.85%;实现利润总额1.60亿元,较上年增长34.62%。
2.公司综合毛利率略有上升。2010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8.72%,同比上升0.24个百分点,其中药品批发业务毛利率上升0.48个百分点。2010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6.23%,同比上升0.0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3.30%、2.30%,基本保持稳定。
3.搭建工业平台发展框架。2010年公司重点推进工业平台的搭建工作,逐步形成“两大中心,五大平台”的发展框架和思路,并重点推进研发、营销两大中心的建设。在致君制药观澜二期顺利奠基,致君万庆二期技改完成的同时,一致坪山基地也已着手规划建设,三大基地的建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4.经营业绩有充足的现金保障。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28亿元,高于公司的净利润,这说明公司的经营业绩有充足的现金保障。
信立泰:业绩略超预期,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创新型企业
机构:招商证券
研究员:李珊珊
评级:强烈推荐—A
盈利预计:预计2011~2013年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1%、30%和28%,净利润分别增长39%、32%和30%,实现EPS2.17元、2.86元和3.72元
主要观点:
1.2010年业绩略超预期:实现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52.8%,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64.7%,EPS1.57元,略超我们1.51元的业绩预测,每股经营净现金0.83元。技术改造、工艺优化及规模效应加大,整体毛利率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营业费率和管理费率持平,积极运用超募资金带来利息收入,财务费用-2281万元。净利率达27.4%,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销售规模上升,期末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余额为1.7亿元、3.2亿元,应收账款、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分别上升8天、2天。拟每10股派现6元(含税)、转增6股。
2.分业务来看:制剂、原料药业务分别实现收入8亿元、4.9亿元,同比增长42.7%和72.6%,收入占比分别为62%、38%,毛利占比分别为80.9%和19.1%。预计泰嘉实现收入约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头孢西丁原料药由于产业寡头竞争格局、头孢呋辛原料药受益于基药制度,增长较为突出,单品收入均过亿。
3.4季度单季度来看:单季度收入3.3亿元,同比增9%,环比增7%。主要是由于09年4季度头孢原料药产能集中释放,基数较高。2010年4季度7-ACA价格上涨,原料药实际销售好于3季度。目前7-ACA价格下降,但公司一贯保持低库存策略,我们判断7-ACA价格下降对原料药业务影响甚微。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9%,主要是毛利率大幅提升6.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1800万元。
4.信立泰是有战略眼光、布局长远的创新型企业:09年9月上市到位募集资金11.4亿元,目前累计使用4.3亿元,剩余募集7.3亿元。超募资金主要用于新药开发、竞拍工业用地用于产能建设、子公司增资等。新药开发主要定位于心血管、降压、调血脂、高端抗生素等,2010年投入研发费用6884万元,占销售收入比重为5.3%,我们预计新产品将陆续投放;竞拍获得的4块用地将陆续开工建设,公司未来将形成布局合理产能格局;山东信立泰2010年已向公司提供头孢原料药中间体超过1亿元。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在高端产品研发、国际化以及一体化方面将取得成功。
5.储备产品丰富:预计抗凝药比伐卢定近期将获批,与泰嘉形成系列化优势,借助现有销售队伍将快速上量;抗感染专利药头孢呋辛钠舒巴坦钠正在临床中;心血管支架目前正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此外,公司还有2个在研1类心血管类新药以及10余项在研新药。
一致药业2010年报点评:业绩显实力,规划昭雄心
机构:国信证券
研究员:丁丹
评级:推荐
盈利预计:维持11-12年EPS1.15、1.46元/股预测
主要观点:
1.2010年业绩超预期,经营性现金流远超净利润。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64亿元,同比增长18.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1亿元,同比增长35.39%,实现EPS0.91元/股,略超我们0.88元/股的预期。经营性现金流高达1.49元/股,一如既往的远超净利润,盈利质量非常优异。分配预案为10派1.2元(含税)。
2.商业--精耕两广;工业--小头孢继续高速增长。公司工、商业板块均实现了收入20%左右的增长。11年分销板块将继续在完成在两广地区的地级市布点工作。工业板块核心业务小头孢收入高速增长68%,但毛利率提升不明显,11年公司产业链配套率目标为80%。去年完成收购中药厂,今年将开展品种引进工作,保健品新品种辅酶Q10预计今年上市。
3.十二五规划彰显发展雄心。公司此次还披露了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实现总体销售500亿元(模糊指标,估计是含税值),其中:分销、工业板块分别实现销售400、100亿元。大致照此测算,未来5年公司总收入GAGR约27%、其中:分销、工业板块GAGR约25%、40%,工业板块将实施“内涵+外延+国际化”的组合策略;分销板块将实施“内涵+外延+新业务”的组合策略,最终实现科工贸协同发展。
信立泰2010年年报点评—泰嘉保持高速增长,比伐卢定有望获批
机构:中信证券
研究员:李朝
评级:增持
盈利预计:预计11/12/13年EPS分别为2.15/2.89/3.88元
主要观点:
1.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01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8亿元,利润总额4.1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75%、66.63%、65.88%,实现基本EPS1.57元,CPS0.82元,业绩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
2.泰嘉高速增长、头孢产能释放是业绩高增长动力:去年泰嘉销售收入超过4.5亿元,增速在50%以上,样本医院市场占有率23%。由于我国心脏支架手术率与国外相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预计未来氯吡格雷用药量仍将维持30%以上增速。药品审批周期较长,新进入者受制于营销渠道,泰嘉的优势地位将继续维持。募投项目头孢类原料药产能于去年下半
3.年开始大幅扩张,10年原料药收入4.93亿元,同比大幅增加70%以上。
4.产品储备较为丰富,比伐卢定值得关注:公司申报临床的一类新药有盐酸贝那普利乐卡地平片、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他唑巴坦钠,申报临床的三类新药有头孢拉宗钠、盐酸头孢卡品酯、西他沙星,申报生产的三类新药有左乙拉西坦、盐酸乐卡地平等。三类新药凝血酶抑制剂比伐卢定正在进行生产现场核查,预计上半年拿到生产批文的可能性较大,有望共享泰嘉的销售渠道。
5.主导产品未受影响,医保降价冲击有限:本月初国家发改委调整了治疗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公司主导产品泰嘉不在调价之列。其他品种中,头孢吡肟有一定的降幅幅度,贝那普利调整后的最高零售价与招标价存在一定差距,降价冲击相对有限。由于公司产品以心血管药物和抗感染药物为主,后续医保药品调价对公司没有影响。
6.风险因素:氯吡格雷竞争对手增多的风险、药品降价的风险、比伐卢定获批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