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禁烟,拜托别再玩“狼来了”


又,要,禁烟了。
  卫生部生部22日公布修订后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其中新增加了“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些规定。新细则要在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也就是说,五一后室内公共场所将全面禁烟。(《新京报》 3月23日)
  卫生部监督局环境卫生处处长谢杨说,我国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国,这次修订实施细则,表明了卫生部积极履约控烟的决心。我们说要在公共场所禁烟都不止一次了,但是哪一次也没真正禁得下来,也许这真只是为了表明我们禁烟的“决心”。
  曾国藩有“屡败屡战”的典故。我们禁烟也是“屡败屡禁”,再禁不了,真要成曾国藩那样给历史贡献一个典故出来了。禁不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动真格的,别看是喊出来要禁烟了,但并没有一些严丝合缝的配套措施跟进来,属于那种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式的政令。
  吸烟是有社会性的,人是有惰性的。当惰性的人碰上社会性的吸烟,如果没有一套可以一条条对照上,明确规定了你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做了又会受到什么样处罚的“严性”规定,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画在墙上的猫咪,或许吓得住老鼠,或许老鼠连理都不理。老鼠偷不偷油,这个时候,就不取决于用铅笔涂抹在墙上的猫咪,而取决于老鼠自己的自觉性。
  这个细则只是规定了不准在公共场合吸烟,但并未涉及到如果吸了会怎么处罚。如果我们的法律只是规定了不允许去偷别人的东西,但是却不告诉你偷了别人的东西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估计时间越长,越会有人去尝试下偷东西的感觉。没有可以操作的处罚规定的禁烟细则,这次的禁烟令似乎也依然逃不脱以前一条腿走路的尴尬和不便。
  人人一看又要广播禁烟了,习惯性吐出一个烟圈,直到一颗烟抽完,也并没有人来管,更没有人来罚钱,忍不住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然后一起默契地笑了。在这样默契的微笑中, “禁烟令”也会慢慢失去了它的严肃性,成了那个喜欢喊“狼来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