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国内,浏览器是一个“不入流”的话题,是一个“没人看好”的话题,是一个没有“经费预算”的话题。何故也?
进入火狐浏览器官方网站,点击“下载统计”按钮,......迎面可见一副完整的世界地图(象征着有人类居住的地球),深蓝色的海洋包围着纯黑色的陆地,陆地上没有国界,闪烁着数不清的灯光(即发光的小斑点)。灯光每闪烁一次,就代表着在哪里有人已经下载一次火狐浏览器4.0。屏幕右上角显示着火狐浏览器下载的总量,统计数字在快速地变动着。据我的粗略估计(使用手表),一小时的下载量约增加1万人次。此刻(凌晨3点52分),下载总量为9,748,735次。今天早晨,超过1千万次绝对没有问题。
面对着火狐浏览器的下载统计屏幕,看着那些不断闪动的小光斑,我心里面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欧洲大陆(包括北美地区)快速闪动的小光斑竟然会有那么多?难道欧洲人都喜欢小狐狸?在我国境内,为什么标志火狐浏览器下载的小光斑只有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地区偶尔闪动一下,而在其他地区几乎全是漆黑一片?难道是中国缺人吗?非也。......国外友人看到此番景象,当如何感想呢?我不知道。
此刻,正好是清晨4点28分,火狐浏览器4.0全球下载总量恰好超过一千万次。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为此,我赶忙拿起放在身旁的可乐瓶(喜欢喝可乐是我的老毛病),喝了一大口可乐,算作是庆祝吧!不知到在中国境内还有什么别人与我一样(傻),为火狐浏览器的发布举杯喝可乐?在平日里面,我总是习惯使用火狐浏览器上网浏览网页,这种习惯已经有十年了。说句实话,微软的IE浏览器,我几乎从来不用,除非在“万不得已”的时候。记得很早以前,用火狐浏览器上网,往往会出现“乱码”现象,很无奈。现在情况不同了,乱码全不见了。
下面,我要发议论了。浏览器是进入互联网的”咽喉“,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什么“自主研发”的浏览器项目没有进入“核高基”?在我们国内,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愿意开发“国产”浏览器。如今,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的处境已经处于”是是非非,说不清楚“的状况。那么,国产手机里面的浏览器是从何而来?我们要问,联通沃Phone智能手机算是”国产“,但是,其中的浏览器是从哪里来的呢?也是”国产“吗?......不说了,这个话题说起来就让我生气。
说明:近日,国外有人搬出Linux祖师爷Linus Torvalds来反驳有关谷歌Android违反GPL的断言。Linus说:这个断言完全是“Bogus”(“伪造的”)。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公平。因为律师Naughton与微软“有染”(所谓“关系”,在一次集体诉讼中,曾为微软做过辩护律师),就对人家就有点儿“嫉恨”(或“成见”),没有经过仔细研究(Linus本人这么说的),就给Naughton的“断言”扣上一顶大帽子“伪造的”。这种做法是不公平的。......有时,我也恨微软,少不了批评它、咒骂它。但是,微软打起官司来,只要它有道理,我就支持它,而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坦白地说,我就是看不惯谷歌Android这个Linux的“怪胎”(“胡乱”私生子),把好端端的Linux大家庭给扰乱了。我已经是个草根老人,不怕谷歌(讨它的好),就是要专门挑Android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