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2011-3-24 18:12:09 xsh
金梅窗(1365.1.7—1453(??1435年).3.23)公讳祺,字原祺,姓金氏,以字行。永嘉人。由邑生领癸酉乡荐,中举人,除吉安、永丰教谕,凡九载。升襄阳府教授、常州教授①,召赴文渊阁,点《永乐大典》,有宝钞之赐。曾先后任陕西、礼部、河南主考官。以言论抗直,多所乖忤,不得志而退居故里,颜其室曰:还林书屋。雅好梅,别号梅窗,宣德五年起,在永嘉鹤阳谢氏家任教席四五年。宣德十年(1435)三月卒,年七十有一。谢道宁作诗《挽金梅窗先生》。金梅窗先生是一位清高正直而不得志的古代知识分子典型代表。金梅窗去逝后,同学大学士黄淮将二首赋诗转交其学生谢道宁。由谢收入谢氏家集内、外编。
《挽金梅窗先生》 谢道宁
白发抽簪了宦尘,翛然鹤立照青春。永嘉齿德前一辈,西汉文章后数人。
名重锁围留藻鉴,化行泮沼蔚经纶。可怜盛事今沦落,展咏哀辞泪满巾。
《梅窗有南归之喜赋诗以贺之》②黄 淮(拙编《黄淮文集》374页)
青年登仕版,白发解朝簪。湖海梦初觉,林泉迹以谙。
束书归旧隐,策仗恣幽探。我亦闲居者,时来共手谈。
《用韵约梅窗归游楠溪》② 黄 淮(拙编《黄淮文集》374页)
闻说楠溪上,群峰植翠簪。修程难径涉,佳境未曾谙。
此日应增慕,何时识一探。谢家好池馆,假榻听高谈。
黄淮与金梅窗是同乡同学至交关系,据黄淮《梅窗先生金公墓志铭》(拙编《黄淮文集》270页)载:
公讳祺,字原祺,姓金氏,以字行。世本闽人,其先有刘赞者,事闽王延羲,为御史中丞。以直言遇害,家族恐见及,遂去“卯、刀”而存其“金”为姓③,避地温台间,至十八府君迁居永嘉,五传至曾祖讳天瑞,祖讳永祥,父讳文荣,皆韬晦弗耀,母杨氏。
公明敏勤慎,笃于孝友。由邑庠生领癸酉(1393)乡荐,会试奏名在乙科,除吉安永丰教谕。凡九载,而造就者居多。考绩入觐,诸生诣阙乞留,觊以卒业,铨曹谓例当叙功超转,弗许,升襄阳府教授,丁内艰。起复改常州,教法一如永丰。被召赴文渊阁点《永乐大典》,有宝钞之赐。凡三受聘币,典文衡。辛卯赴陕西,壬辰赴礼闱,甲午赴河南,士论归之。教授考最,升纪善之职。数以言论抗直,多所乖忤,不得遂其志。会丁外艰,解任而归,困于末疾者七八载。迨夫起复,而衰老不能就职矣。于是得请于上,谢事归家。祖居在郡城雁湖之滨,悉付从子,而迁居南禅湖上,颜其室曰“还林书屋” ④。雅好梅,环居植梅数本,别号“梅窗”,从游者皆以梅窗先生称之。再迁南塘⑤,复有湖山之胜,优游自乐,若将终身焉。
邑之鹤阳有谢氏者,文献故家,守礼好士。慕公有重名,率子弟踵门坚请主其教席。公亦尝慕楠溪山水奇秀,足以娱目悦心,遂馆于其家。往来四、五载,群弟子亦颇就规矩,心甚乐之。忽遘疾,仅三日,谈论自若,溘然而逝,是为宣德乙卯三月二十三日也,距生之年元至正乙巳正月七日,享寿七十有一。其子宁等匍匐奔驰奉榇,归于正寝。
呜呼!淮与公同门友,淮养疾家居,而公得遂归田,尝窃慨念同门而同辈者,惟我二人在。方期旦暮相聚处,以罄交欢之情,公复舍我而去矣,尚忍言哉!公生平处己甚澹泊,势利之事一毫不以芥于怀。惟汲汲于所当务,永丰、常州二庙学倾仄弊陋,剡奏上闻,倡率富室捐资以佐费。至有感悟而辇其规造佛宫之成材以构礼殿者,淮尝为之记,故知其事为详。尤好赒人之急,仕途遇人窘迫,知不能归者,计其路费而资遣之。惠之及人者,大率类此。配张氏,先三十三年卒。生三子,宁、昹、咏;一女,适同里林辅(补)⑥,任翰林编修,卒于官。侧室杨氏,生二子,泰、谦;一女,适安固朱生。孙男三,忞、宪、憩;女三。
公常训诸子曰:“人之立心,当以诚敬为本。吉凶祸福,非所逆料而预防,一听乎天而已。汝等能勤于问学,得不坠家声,足矣!贫富不足言也。”诸子亦能谨守严训,皆有淳笃之行,而宁文学则优之。公之著述,有诗文若干卷,曰《梅窗稿》藏于家。卒之明年十月十一日,葬于吹台乡俞岙先茔之侧。铭曰:
儒业所尊,莫重于师。乐育得人,何政如之。职迁事异,中心有违。直道不屈,祸福相持。终于吉会,去险即夷。曰维圣明,照临无私。晚节优游,恬静自怡。寿有常期,委顺而归。云林苍苍,梅竹依依。吁嗟先生,后人之□。
永陵注:
① 常州教授,拙编《黄淮文集》24页有五言律一首如下:
送金教授 ① 黄 淮
九重新宠渥,十载旧儒官。位称心常足,交深别更难。弦歌春昼永,灯火夜窗寒。且喜毗陵近,逢人即问安。
〔注〕
① 抄本天头注:“按金教授名祺,永嘉人。时为常州教授。
② 永嘉《鹤阳谢氏家集·外编》亦有此二首,题为《与谢志贤二首并序》补录其序如下:
余昔居职时,会梅窗金先生起复赴京。蒙恩解组归田,率赋近体辞别。仍用韵预定楠溪之游。既而余获谢病还家,而梅窗竟成长往。余之足疾亦复增剧,此兴终成虚负,感今怀昔衋然伤心。兹录二诗奉以志贤高隐,披阅之次未必不临风浩叹也。
青年登仕版,白发解朝簪。湖海梦初觉,林泉迹已谙。来①书归旧隐,策杖恣幽探。我亦居闲②者,时来共手谈。
〔注〕
①来,《鹤阳谢氏家集·外编》作束。
②居闲,《谢氏家集》作闲居。
闻说楠溪上,群峰植①翠簪。修程难涉径②,佳境未曽谙。此日应多感③,何时试④一探。谢家好池馆,假榻听高谈。
〔注〕
① 植,原文作值;敬本印作矗;从《谢氏家集》作植。
② 涉径,《谢氏家集》作径涉。
③ 应多感,《谢氏家集》作多增慕。
④ 试,《谢氏家集》作识。
③ 就此缘故,认定金、刘两姓是同一祖宗。温州部份地域有“金、刘二姓宗族不作亲”之习俗。
④ 还林书屋原址,经多年求证,“而迁居南禅湖上”在“瑞安门”(即大南门)外一里地的南禅桥底,地理方位如下图:
⑤ 再迁南塘,地理方位如下图,时间是1430年前,黄淮于1430年冬所撰“持敬斋记”有相关讯息。
庚戌(宣德五年,1430年)秋,予疾作,不出门庭逾半载。里人林心静来候,袖出《持敬斋卷》,拜于榻下求记。困惫无聊,未有以复也。嘉平之间②,疾少间,泛舟往省先垄。经纪善金公③宅,舣棹进谒。会履素赵先生在坐,谈及楠溪山川险阻,曰:“少时以家事当往,季父怜其未尝往也,择族人曰某者为之向导。陆既穷,当涉大溪,私心惴栗,徐以杖测水浅深,按足然后移步,竟涉无虞。族人恃其习也,若履坦道,初不经意,半涉为湍水所激,翩然陨仆,藉有力者扶掖起之,衣服皆沾濡…”。予闻而喜之曰:“是可以复心静矣”。
〔永陵注〕
① 孙衣言《永嘉集内编》卷九收录此记。
② 嘉平之间,嘉平意腊月。间,《永嘉集内编》作旦。
③ 金纪善,名原祺,号梅窗。家居南塘,黄淮自城内乘船赴茶山省墓,南塘为必经之途。
⑥ 同里林辅(补),字庭翊,号志斋,宣德乙卯(1435年)九月十五日亡故,春秋才三十又八。即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岳父金梅窗在永嘉鹤阳逝世;过不到二百天女婿林补在北京病逝的。黄淮有为林补撰写“翰林编修林庭翊墓志铭”(详见拙编《黄淮文集》3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