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在很简单的与网友交流的活动上,一位房产律师让我头痛了一次,什么别人说的不对,“京15条”要叫“京政办15条”;打断别人抢着说要知道土地使用年限要看土地出让合同。难道我们不知道“京15条”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发的京政办发[2011]8号文?难道土地使用年限不能在土地证上看到?难道抬高自己贬低他人的行为就能够为你吸引到更多的客户提升你的声誉?我估计他可能还不能理解他除了引用了很多法律条款外,就没有实际回答过几次网友的提问。
还对京15条的理解和解释出现了问题后依然自以为是,也许现在的很多评论者都是如此。尤其是这位房产律师在与网友交流时谈到:“京15条”明确说明保障房土地供应要占总体住房土地供应的70%,所以商品住宅市场要被大幅压缩在剩余的30%的市场里,房价是不会下降的,反而会因供应下降还将上涨,有房的人不要担心。
京15条中有关于保障房在2011年建设的说明:坚决完成2011年本市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筹集保障性住房20万套以上,发放租赁补贴2万户,竣工保障性住房10万套。
京15条关于土地供应的说明:全面落实本市2011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优先保证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占全市住房供地的50%以上,各类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年度供应总量的70%。商品住房用地计划供应量不低于前2年年均实际供应量。
这里边我有两个概念需要说明:
其一“京15条”中说明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是占全市住房供地的50%而不是70%,如果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也算保障性住房用地的话那我才无话可说,我们的双轨制实现50:50的态度还是比较明确的。
其二,当年土地供应不代表当年的成套住房的实际供应,从土地出让到建成是需要时间的,何况其中还存在一定比例的毛地,要看2011年北京的成套住房的实际供应要看开工面积和竣工面积的数据来分析,而不是拿当年土地供应来说事。
我们不妨看几个数据:
北京市统计局,2010年全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974.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2.4%;
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2063.4万平方米,增长49.5%;
全市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为2386.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0.9%。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1498.5万平方米,下降7.1%
全年商品住房销售1201.4万平方米,下降36.1%,累计销售商品住宅11.3万套,比上年下降31.5%。
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2011年3月30日,可售住宅期房61599套,776.6万平方米,可售存量住宅房源37130套,340.7万平方米。
2010年,全市全年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901.1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住宅完成投资1509亿元,增长66.4%。
我们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北京市的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在去年出现大幅增长,今年及明年就将竣工,而销售面积同比出现了大幅下降,从目前的调控政策上看,限购、限贷抑制了不少潜在购房者,虽然只能是猜测,没有具体数据,但我想在政策影响了购买者的信心后,购买力的确出现了很大幅度的下降。再加上去年住宅投资增长过快,北京市在2011年甚至2012年上半年的商品住宅市场都可能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何况还有超大体量开发的保障房入市。又哪里会在短期内出现因供应而引发的房价上涨的担忧???
其实不光是北京市,全体一线城市都会因政策影响而出现一定时期的供过于求的现象,政策已不允许开发商有囤地和捂盘的可能性,再加上加息等效应的显现,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一线城市的房价不会出现太大的上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