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江苏向楼市命门打响3枪


    2011年的两会来临了。

    全国各地的首长们都纷纷借助媒体平台,向全中国,向全世界,发出地方的声音。

    我们江苏的省委书记罗志军在2011年3月3日13时,就做客中央台直播间,畅谈创新驱动下,江苏如何面向未来作出战略选择。

    其中,我们的罗书记就一个地区的房地产市场提出了3个衡量标准,我姑且称作是江苏打响楼市调控命门的3枪。

    一个是市场还是要繁荣的,因为供需矛盾还是第一位的矛盾,你只有加大供给,满足需求它才解决问题,你光一味的限制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个我们江苏一直还是在全国前面的。

    第二房价是要稳定的,包括各类房价都应该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平均水平以下,这样才能保证普通群众通过商品房、通过市场能够得到房子。

    第三要加大保障性用房落实力度,我们的预期要能够覆盖20%左右的人,这样能满足低收入和住房困难者的住房需求我们现在很多城市已经做到,就是按照现行的保障标准,做到房等人,而不是人等房,当然随着我们经济水平的提高,这个标准和水平会有所提升,但我认为,主导的应该还是市场化。

    我觉得,江苏也许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在当前的楼市调控下,主要是做三件事:

    一是,增加供给。

    二是,稳定房价。

    三是,保障住房。

    其实,说白了,就是两大问题:

    一是,房子。

    二是,房价。

    房子主要也就两大类:

    一是,政府主导的保障住房。

    二是,市场主导的商品住房。

    至于上述两类住房的比例,江苏目前保障性住房要覆盖20%左右的人,那么80%左右的人还要通过市场化供给。

    当然,只仅是中短期的比例,长期来看,中国的保障性住房至少占据住房总量的半壁江山,即50%左右或以上,不会是梦!先进的江苏也不会例外,只会比其它地方建设更多比例的保障性住房。

    再者,限购令只是短期行为,或者说是无奈之举,当商品住房的供应量增加了,当保障性住房的供应量大大增加了,供求关系就会缓解,就会不很紧张,那么,价格是供求关系的晴雨表,房价一般情况下也不例外,供大于求或供求动态平衡,房价大多数是会回归到合理的价位的。

    诚然,房价又是特殊的物价,仅靠市场的自然调节是不完全的,也不现实,尚需政府来宏观调控。那么,政府调控楼市让房价稳定的底线是什么呢?江苏的一把手回答得很干脆,也很明了,就是“各类房价都应该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平均水平以下”,“这样才能保证普通群众通过商品房、通过市场能够得到房子”。

    我想,江苏的城市也会和全国各地一样,在2011年3月份,要向社会公布当地控制房价的方案。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平均水平以下的涨幅,也许是各地房价涨幅的上限。

    一句话,应该是收入决定房价,而不是房价绑架收入!

    以后要问哪个地方房价高不高,先请问那里的居民收入高不高,这样,老百姓就不会望房兴叹,面对高房价,也不会一声叹息了!因为只要收入的涨幅高过房价的涨幅,买得起房,住得起房,长久来看,也许不是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