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界有句口号,顾客永远是“上帝”。
作为一个买房人,却从未感觉到做“上帝”的滋味。
买房前,要想售楼员把你当成“上帝”,有个前提,必须是房子不好卖时。如果遇到房子一开盘就抢时,售楼员才是“上帝”;
买房后,延期交房、房子漏水、物业服务不到位时,买房人要想找“上帝”,则很难。“上帝”会告诉你,他不在服务区。于是,你只好孙子般地苦苦寻找“上帝”。
业主是开发商的“衣食父母”。而很多房地产企业忘记了这条基本常识。
在地产界,万科一直重视客户的满意度。万科对各分公司的负责人的考核,除了销售业绩外,还有一项就是万科楼盘在当地的客户满意度。该项调查,是万科聘请知名调查机构,事前不通知万科各地分公司,而进行的暗地调查。客户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反映到一个地区分公司上下管理层的收入标准。
学习万科,应该学习什么?学习万科对待业主、合作伙伴、媒体与地方官员的态度。与中小房企相比,万科善待他人的态度值得学习。当然,这里也不排除万科各地分公司的水平高低。
再讲一个故事,有一年,《第一财经日报》总编秦朔找到王石投诉。“万科的一位年轻职员直接打电话到编辑部,批评某位记者不够水平,建议撤换。我相信这不是你王石的主意,但却反映了一个问题:万科对过于敏感媒体的态度。”
这番话,让王石感动,也受到了震动。两个月后,秦朔参加了万科集团的季度例会,并做了《万科如何避免大企业病》的专题讲演。
现在,很多大型房企,都犯一个病,习惯把自己当成爷,把与自己的合作伙伴当做孙子。以为自己出了钱,就把自己当成了“上帝”。这些企业没有想到,他们的坏口碑正在业内流传,这对企业品牌是致命伤。
从购房者的角度而言,如今,楼市处于调整时期,购房者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对房企而言,只有多尊重业主,才能赢得更多的业主!
文/杨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