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正在召开,个别代表要求对个税改革的呼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我认为,这其中也不乏个别人用这种“娘娘腔”来谈改革。这其中有人像在拍卖市场喊价,谁喊的扣除数高,谁就是明星,受到的关注度就高。其目的只是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而不是真正的让百姓受益。对此我只能说:这项改革非常复杂,是牵一发、动全身的事情。这其中,公民纳税意识的提高;税务执法环境、力度的加强;低成本的征收等等很多因素都需要考虑。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减征,我个人表示赞同,但不能因为一时政策和经济形式的需要而走弯路。为了保证税制改革在我国的顺利进行,以下两点是需要关注的:一是,个人所得税的发展是一个全民税种,不能因为提高扣除额度,而让申报的人变得越来越少,公民的纳税申报意识需要的是加强而不是削弱;二是,个人所得税改革最终的方向是家庭综合制,定额扣除只是一个过渡,否则在公司、家庭、个人三者就会出现所得税的税负不公平。
以下这则消息,提请关心个税改革的“代表”们关注。据香港媒体报道:香港税务局近日公布2009年至2010年度首10位交税最多的纳税人须缴的税款。其中排名首位缴纳薪俸税9100万元(港元,下同),成为2010年度交税最多的“打工皇帝”,较上一年度的最高薪俸税多交2000万;排第2位的纳税人则交税5800万元。首10位缴交最多薪俸税的纳税人,合共缴纳3.67亿元税款,较前一年度减少9200万元;而首10位缴交最多利得税的纳税人则合共缴纳110.7亿元税款,较前一年度减少86.3亿元。
纳税光荣,是这些“打工皇帝”的想法,所以他们愿意被曝光。
此数字是官方公布,它是以税单上的数字说话,相对于所谓的富豪排行榜来说,既具有权威性,又具有真实性。
国内即有自称是“打工皇帝”的人,也有自称是拿高薪的人。但我从来没有看过这些所谓的富人敢把税单拿出来晒一晒,用数字说话比用嘴巴说话更真实。
税务机关,公布国内缴纳个人所得税前一百名的人员名单。这样做,即可以让纳税者感到光荣,受到追捧。同时又提醒那些在百姓心中比榜单中赚钱还多的人,需要重新调整一下你所申报的纳税数字。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吹牛不用上税”。这句话显然不能与时俱进,现在可以改成“先上税、后吹牛”。百姓会追捧那些用税单来“吹牛”的精英们。
现在社会上对个税的起征点传说很多,意见也不一致。但是不论调整到多少,都没有科学的依据,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最终的发展方向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所得税。我认为,再出现这种调高征税点的争论是越少越好。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分类所得税制度,工薪所得的费用扣除并没有考虑纳税人家庭负担等情况,对收入来源单一的工薪阶层来讲,显然不太合理,应尽快将分类所得税制改为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在扣除方面要考虑纳税人家庭负担、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以及个人的住房贷款、医疗支出等因素。治本才是最关键的,现在没有实行家庭式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是由于很多配套工作正在进行中,但是,对于利国利民、扩大内需都有好处的事,是很快就会来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