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慈善遭遇策划


  前几日,一位眼癌患儿的母亲在广州大道跪爬千米,只为一位“广州的富家公子”当场捐款两万的承诺,然而当这位“求钱心切”的母亲真的抱着孩子去跪了一路后,富家公子却食言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义愤填膺的人们在谴责“富家公子”不道德的同时,也不忘为这位无助又绝望的母亲奉献爱心。然而,此事却不断峰回路转,在经过包括中央电视台访谈节目在内的媒体的持续关注后,各种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真相被一一揭穿,原来,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策划”,因为爱心而纷纷慷慨解囊的的人们猛然醒悟:自己又被“慈善”了。

  近几年,各种被烙上“策划”印记的网络欺骗行为正不断增多,这其中,尤以各种门事件最为恶劣。当善良的人们大众正在为事件的主角或忧心,或同情,或气愤、或怜悯时,岂不知已经落入了不良策划人为了谋取利益而精心设置的圈套里。正如南京彭宇案的发生,让各地的人们看到摔倒的老头或老太,都失去了去搀扶的勇气,喊着“狼来了”的不良的策划人也正在透支着社会的公信力,用欺骗透支着人们的爱心。

  作为策划人,我们要呐喊!策划≠欺骗。策划所代表的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力量。

  追本溯源,策划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隗器传》中“是以功名终申,策画复得”之句。其中“画”与“划”相通互代,“策画”即“策划”,意思是计划、打算。策最主要的意识是指计谋,如:决策、献策、下策、束手无策。划指设计,工作计划、筹划、谋划,指“划”,意思为处置、安排。 随着时间的推移,“策划”的内涵被不断规范,指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特定的目标,借助一定的科学方法和艺术,为决策、计划而构思、设计、制作策划方案的过程。策划师通过实践活动获取更加效果的智慧,它是一种智慧创造行为。 

  策划是通过精心安排的宣传和手段,对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操作。

  策划就是有效地组织各种策略方法来实现战略的一种系统工程。

  策划是一种从无到有的精神活动。

  策划是一种程序,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

  策划是一张改变现状的规划蓝图。

  策划是用你有,去寻找你没有的! 

  策划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策划的本质一种思维智慧的结晶;第二、策划具有目的性,不论什么策划方案,都是有一定的目的,不然策划就没意义了;第三、策划具有前瞻性、预测性,策划是人们在一定思考以及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科学的预测、因此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第四、策划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性。策划既然是一种预测或者筹划就一定具有不确定性或者风险;第五、策划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策划是人们在调查的基础之上、进行总结、科学的预测,策划不是一种突然的想法、或者突发奇想的方法、它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进行的预测、筹划;第六、策划具有科学的创意,策划是人们思维智慧的结晶,策划是一种思维的革新、具有创意的策划,才是真正的策划,策划的灵魂就是创意;第七、策划具有可操作性,这是策划方案的前提,如果一个策划连最基本的可操作性就没有,那么这个策划方案,再有创意、再好也是一个失败的策划方案。

  谁都可以拥有好点子,但不是谁都能做好策划,策划是一项系统又科学的工作,需要一种智慧来平衡天时、地利、人和。作为职业策划人,我们做每一个策划都应该是善意的,是积极的,有组织的,有预见性的活动,是智慧的象征,而不是欺骗,不是忽悠。尽管在上文提到的事件中,也涉及到有创意、也有预测、也有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分析,幕后策划人也声称是为帮助这位“爱子心切”的母亲……但万物皆太极,我们看待一个策划的成功与否,也要辩证的看:效果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有利于当事人的,也有不利于社会的。虽然“长跪街头”的行为帮到了急需用钱的母亲,但其暴露的充满欺骗的内幕却让不少人大呼上当,虽然金泉少侠的点子让这位母亲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这种关注却已经变了味道,当人们再遇到此类事件时,将会顾虑到会不会被人欺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坚信,真正的策划是“以百姓心为心”,从目的、创意、到手段、方法,每一个过程都是光明磊落的,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一个好策划的真正目的——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