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专业知识和策划能力优秀,强调悟性和实干精神,激情而不张扬,创新而不夸张,同时在京城地产圈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公关能力,这就是北京新锐房地产职业经理人李冬阳的真实写照。
系出名门
曾先后获得2007、2008年北京房地产金牌操盘手、2009年度中国房地产行业最具潜质的20位新锐经理人之称的李冬阳进入地产行业已十来年,万科作为李冬阳进入房地产以后的第一份工作,他坦言:“万科对我影响很大,是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和烙印的公司。”至今,现任万科集团总裁郁亮早年关于万科发展思路的话语“方向对了,快慢不是问题”和近期“有质量的增长”的定位在访谈中常挂在他的嘴边。
李冬阳说起中国房地产发展的领军企业---万科时是这样描述:“万科是这样一个公司,关注客户需求,尤其是精神层面的需求;会给大家畅所欲言的机会,把工业化的建筑产品人性化,使其充满文化味,通过公司的品质锻造、营销创意赋予它更多居住生活层面的含义。”
李冬阳凭着年轻人初出茅庐的工作激情和十足的干劲汲取万科的思维、养分、活力,那段时间他经常是晚上10点多钟才下班的,甚至连节假日也常常不休息。但当他谈起这段“拚命三郎”式的经历时却认为那很正常,他说同事们很多也都是这样的一个工作状态,相信所有从万科离开的员工都会认为,是万科给了自己卓越的地产理想和激情的工作状态。
李冬阳当时在万科有很多机会去实践具体项目的营销策划和集团、公司层面的品牌推广。他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对客户做深度调研,我们设计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你把万科拟人化了,那你心中的万科是一个什么性情的人。’多有意思呀!这就是一个公司品牌的力量。”在万科公司,李冬阳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养,也奠定了房地产的行业价值观,以及对地产行业的大局观和核心关注点。
水井理论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李冬阳认为,如果想在一个企业和一个行业顺利发展,归根结底是实际工作能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至关重要。同时,成熟、平衡、饱满的人格是职场发展的深层基础。优秀的管理者要有基本的人格成熟度,能自如地应对周边发生的一切——既明确自身的需求,也考虑他人的利益,一言一行都透视出一种和谐,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团队和公司。
在职业规划上,李冬阳鲜明地提出了“水井”理论,他认为,与其把时间花费在不擅长的领域挖一个小坑,不如从基础做起,进行踏踏实实的积累,在自己擅长的领地挖一个大水井。要明白自己究竟要干什么,要有所选择,要有人生规划,战略眼光。也许在某个阶段,会很无望,很痛苦,但耐得住寂寞,是成大业者的必备条件之一。梅花香自苦寒来,属于你的那一朵,在不经意间已经长出了小小的花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房地产职业经理人首先必须有的是专业知识的精通;房地产是一个多链条多业务平台的管理复杂化的行业,处身于期间,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从专才到通才的道路。比如,做营销策划,产品是核心;策划人员必须研究产品,熟悉产品。目前李冬阳所负责的项目有些是自身开发项目,有些是策划和销售代理项目,但他始终认为,营销和规划设计、成本管理的内在关联和研究是营销必须通盘考虑的,营销人员不仅要在具体自身操盘项目中形成自己的产品力即使是策划、代理的项目,首先也需要明白,虽然是开发商的产品、也是自身的产品。
李冬阳常常说,他喜欢到历史中去充电。他喜欢研读历史人物传记,尤其精于近代经济史。他说:“在近代风云历史人物当中,曾国藩对我最有启发。曾国藩好学,做事坚毅,能够凝聚一个团队,执行中又没有书生气,而是务实地操作。他能够把握如何把事情做成功的方法。”
文人情怀
作为一个对未来有清晰认识的人,他喜欢“简单”和“正常”的生活,包括家庭;用明白的方式有效地去处理一件事,坚持再坚持,专注和决定了直截了当是他的处事风格。正如轩尼诗x.o的品牌精神所说:“经历愈多,看得愈真,愈懂欣赏”。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和事情,但你应该用高要求和真心付出去得到,尽了100%的力,至少可以是80分的水准,花未全开月未满的时候最美。
在朋友们看来,发表的诗歌、散文、杂文或者业内的专业文章也有几百篇了的李冬阳是属于“文人墨客”类型的,他也长年是业内几家著名杂志的特约撰稿人。李冬阳的观点:“任何一种经济行为,最终都要归结到文化上,任何一种经济行为如果没有强大的人文精神作为背景和支撑,是很难做大的。”
虽然钟爱文字,但李冬阳从来没想过要成为多大的作家;有理想,但欲望不是很强烈,包括对金钱和名利。虽然工作很忙,负责的项目越来越多,往往一个月穿梭于很多城市之间。但他仍然喜欢写散文,写一些信手拈来的文字,写一些有感悟的、对自己心灵有撞击的东西。
淡市之旅
谈到当前的房地产行业,李冬阳直截了当的说,通货膨胀背景下房产作为更稳定的投资品依然将受到大部分投资者的青睐。他说,十年调控造就房地产越来越热,不仅仅成为社会热点,几乎成为了娱乐热点;近一年来感触最深的就是接触到大量施工、建材、建筑、矿产、水泥、农业等企业纷纷参与到了这场盛宴之中。
谈到连续新政之后的市场,李冬阳认为,国家几番新政,尤其是近期鲜明的计划经济配额式政策的重拳出击,中国房地产开始了新一轮的淡市之旅,冒进和狂热的缺失将让2011年的房地产回归本质,大部分城市价格虽保持坚挺,但大幅上涨态势预计将得到明显的遏制,成交量均出现萎缩,伴随着房地产土地、信贷、税收、市场等政策的变化,已经导致房地产投资开发模式的变化,开发商已经很难再像原先一样坐享土地增值和市场价格普遍抬升所带来的高利润。
因此,经历过2008年的地产市场涅槃,李冬阳认为,绝对不能像以前那样逆势而上,不问世道。对市道理解透彻后才会敬畏市场。最先感知到楼市危机并有清醒判断的开发商和服务商才能将危机转化为机遇,活得很滋润。“比如万科在2010年销售额破千亿,就标志其聚焦主流的普通住宅、快速周转、向二、三线城市发展的纵深战略贯彻成功,一句话:现金为王,货如轮转。”
“即使伴随地产调控进入成交萎缩期,开发商也要有平和的心态,强身健体方能度寒冬。没有必要悲观,因为中国地产市场刚性需求依旧很强烈,改善性需求也是大势所趋。”李冬阳告诉HBER,反而现在这个时候我更看好这个行业。政策效力的后期释放体现对地产市场最大的调整是房价理性回归,但房价也不会普遍暴跌,而只是趋于稳定,市场购买力还很强大,消费总量基本稳定在一定水平,而且与股市最大的不同是房价即使适度下调一直有很强大的市场需求承接量。
“当然,新形势下,营销方式必须要改变,要从之前的促销改变成精准营销。”李冬阳认为,之前对客户不关注、不了解,现在要仔细的去研究客户的需求。思路决定出路,“营销”始终扮演着企业资金链循环和造血的功能,“策划”始终贯穿房地产开发全程。
“愈磨砺,愈精纯;经历了淡市营销的经验往往是营销从业者的精神财富。” 李冬阳微笑着这样表达了他对职业的自信心。
李冬阳简介: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0年进入地产圈,曾任职于万科集团和富力地产集团,负责营销策划工作。2007-2009年任职孔雀城、大运河孔雀城营销策划总监,同时负责集团旗下多个项目的品牌整合工作,兼任孔雀城内刊主编,为孔雀城品牌进入北京市场立下汗马功劳。现任职博志成投资集团总经理助理、北京品睿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