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与贝恩管理顾问公司20日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个人可投资资产1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士对直接购买国内住宅的投资热情下降。2011年初,投资性房地产在高净值人士资产配置的比重下降4个百分点至14%。9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将不再增加房地产市场投资,一半的高净值人士表示逐步在撤回房地产市场上的资金。
这似乎与前几年趋之若鹜的状况大相径庭,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继续膨胀,尽管调控频出,从2003年到如今,调控力度好像在不断加强,可是房价却健步如飞,甚至有越调控房价越高的说法。
或许存在不友好因素的攻击,也或许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连外媒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很不看好。哈佛大学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格夫警告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发展正在减速,这可能对银行体系造成重创。”他警告称,那些实际上根本买不起住房的人,受到低利率贷款和房地产可能增值的诱惑,正争相贷款购房。而当房地产实际价格开始下跌后,成千上万的人因付不起购房贷款而破产。房地产危机便转化为银行危机,然后陷入如整个西方世界现在所处的债务危机之中。
记得一年多前的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由于具有相关产业链较长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又紧接着说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不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在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粮食安全又不可忽视的情况下,将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显然不具有长期的可持续性,不顾中国的这一特殊国情而普遍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无异于饮鸩止渴,并贻害子孙。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剧了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9成人不再投资房地产可以看出,如今的房地产安全和宏观调控的出台让他们没有了投资热情,也就是说普通的传统的房地产不再具备投资价值。但也说明调控有效,当然未来的调控更应该趁机不能乱了阵脚,更应该继续深化。而且调控可能不仅仅局限于房价范围之内,而应该从房地产的长远发展进行全局调控。这也标志着房地产新阶段的到来。
2010年十大找抽房的地产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