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知识产权纠纷考验中国通信巨头知识产权能力


2011年以来先是1月份华为公司在美国伊利诺伊州部地区的联邦地方法院东区分院以盗用商业秘密、版权侵权、违反合同(MISAPPROPRIATION OF TRADE SECRETS;COPYRIGHET INFERNGEMENT;BREACH OF CONTRACT)等三条诉讼理由起诉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和诺基亚西门子公司。到了3月底,爱立信在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对中兴提起专利侵权诉讼。4月,中兴通讯则在中国正式提出针对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侵犯中兴通讯部分专利权的诉讼和对爱立信公司拥有专利的无效申请。根据中兴公司的声明,诉讼涉及爱立信核心网、GSM和第四代移动通讯系统相关的多项专利,中兴通讯将申请法院判决爱立信中国子公司停止侵犯其相关专利。

2010电信设备前五强的座次排位中,爱立信营收308亿美元,净利17.3亿美元;华为营收280亿美元(净利尚未公布,2009年净利为27亿美元);阿尔卡特朗讯营收217亿美元,经营利润2.88亿欧元;诺基亚西门子公司营收172亿美元,经营利润为9500万美元;中兴通讯营收为107亿美元,经营利润6.65亿美元。

几个月时间,五大巨头中的四家都卷入知识产权纠纷,而其中更因为涉及我国通信龙头企业华为和中兴使得相关问题得到了极大关注。上一次通信领域专利问题得到如此关注,还是2008年和2009年的 3G牌照发放关键期,针对TD-SCDMA专利问题的讨论。

一、专利为什么对于通信领域重要

知识产权对于不同领域的影响作用是有所区别的,公认通信领域和医药领域是受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影响最大的。

 通信领域之所以收到专利的巨大影响,原因就在于通信目的就是实现互联互通的通信,统一的标准核心关键。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技术标准下部署有专利,就无异于拥有了必经之路的收费站。例如CDMA技术的先行者美国高通就以企业销售收入的5%收取专利费,即使诺基亚、博通和德州仪器这样的通信巨头,对此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只能是以专利许可费率过高为理由,在2005年向欧盟委员会提出反垄断行为调查,和解也是付出几十亿美元的代价。

二、华为和中兴面对的知识产权纠纷性质不同但都考验知识产权能力

两大巨头面对知识产权纠纷,分析下来情况是不同的。

1)华为日后如何以自主知识产权支持销售渠道是关键

摩托罗拉是华为在美国的重要合作伙伴,2000年双方签订协议,由华为设计,优化,制造产品并出售给摩托罗拉,由摩托罗拉以自身商标转售(Resell)。就华为研发并提供给摩托罗拉的技术,双方签订有多份协议,涉及GSM,通信产品、无线网络控制器RNC3G网络的元件,负责通话处理、链路管理),通用移动通讯系统UMTSWCDMA接口的3G技术)。此次华为起诉摩托罗拉的直接原因为,华为的直接竞争对手诺基亚西门子公司(下简称“诺西)将收购涉及相关业务的摩托罗拉网络业务部门。

所以,打个比方华为的事情更像是恋爱十年,分手后财产要分分清楚,索要个青春损失分手费。已故著名知识产权学者郑成思先生总结知识产权的最大特点就是无形,并且可以无损传播的。华为如果不进行相关诉讼,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的损失只能白白承担。华为要到和解费用应该算是填平了损失。

目前的进展情况2011413日晚,华为技术与摩托罗拉宣布就所有未决知识产权诉讼达成和解。按照披露的信息,在向华为支付转让费后,摩托罗拉(下简称“摩托”)得以将与华为之间的商业合同转移给诺西,从而使诺西能获得及使用华为的保密信息。这也意味着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收购摩托罗拉无线资产消除了最后的障碍,通信设备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但后续失去了摩托的海外销售渠道,如何另寻出路才是问题关键。华为面临选择,是另寻渠道,还是以自主品牌打市场。当初以摩托罗拉为渠道,规避知识产权风险是重要的考虑,今后以自主品牌打市场,对知识产权能力的考验愈加严峻。

目前华为的无线宽度产品Mobile WifiE5)发货超过300万件、通信功能的数码相框MMC255u发货超过100万件,仅日本就月销量超过5万件。华为家庭终端订货同比增长超过50%;固定及无线接入市场持续保持全球份额第一,突破BTDTVerizonVirgin Media等高端市场;机顶盒实现300%快速增长,屏类产品不仅突破TelstraFT等大运营商等新产品在美国、日本等高端市场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所以此次诉讼,很可能是华为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转变的契机,建立自身销售渠道,更多的以华为商标销售经营。

失去贴牌渠道,对于华为应该是成长中的镇痛,脱离开拐棍,才能自主真正奔跑。实际这些年,已经看到华为在这方面的努力。20092月,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为”)成功加入WiMax通信技术的OPA开放专利联盟(Open Patent Alliance,简称OPA),与发起方英特尔、思科、三星、阿尔卡特-朗讯、SprintClearwire等六家公司,以及同时加入的以色列奥维通公司一起成为WiMax专利联盟的许可方。这对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商突破专利壁垒,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重要意义。

 

2)中兴如何用好自身专利筹码获得优惠条件是关键

华为的知识产权诉讼比喻为分手后的索要分手费,中兴的问题直白一点就是如何通过自身的专利筹码获得优惠的条件。

中兴可以比喻为上车后的买票,希望买到打折票,希望通过自身的专利筹码获得优惠的条件。饭店吃饭,有的如麦当劳、肯德基是先付钱再吃,一般点菜的饭店是吃了再付钱。知识产权收费很多收获都是这种先上车后买票,因为只有收益了,才可能收到了,好像羊养肥了,才好杀出肉。

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有一个从落后到迎头赶上的过程,举个例子。CDMA技术最早的中国专利申请是1990年美国高通公司的申请,而国内公司也开始就CDMA技术申请专利要等到1997年,其中有7年的空档期。这是历史发展阶段的遗留问题。对于知识产权的空白期需要付的知识产权成本也是正常的。从目前各方面的消息,爱立信是对GSMWCDMA2G3G技术专利对中兴展开诉讼。在通信领域购买专利许可并不丢人,多方互相许可也是常有的事。

但要讨价还价都要有筹码,而目前,我国通信领域已经非常重视专利。举例来说,目前LTE长期演讲是通信领域最热门的发展方向,LTE3GPP2004年底开始的研究项目,而从2005年开始,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就各自提交了相关专利申请。截至2010年中兴通讯的累计专利申请量分别达到了3万多件和4万多件,仅以2010年来看,中兴华为的专利申请世界排名分别为第二和第四,已经远在同行爱立信、诺西、阿朗之上。

    相互诉讼,互相杀伤,达成妥协,也是专利博弈的标准程序,中兴公司目前的应对可以说是非常有章法的。目前考验的就是中兴申请积累的几万件专利的含金量,能否帮助中兴达到目的。因为专利重视数量,更重视质量。

高技术的通信领域利润丰厚,我国企业凭借固有的产品信价比优势,已经在市场上获得很大的成功。知识产权的较量成为面对的实际问题,我国企业在前几年也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积极积累专利筹码。如今到了检验这些筹码含金量时候,我们拭目以待关注事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