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拐点”:不在春天里,或在秋风中?


  楼市“拐点”:不在春天里,或在秋风中?

  自去年10月份以来,这已是4次加息,不少机构分析今年还有2次加息。持续加息会干预购房者的心理预期,观望情绪会逐渐浓厚,楼市的需求量会逐步减少。  当前楼市正处于调控敏感期,在提高利率和二套房首付比例、采取限购政策、调整房地产税收等政策的影响下,一线城市已开始出现房价松动迹象,房价下跌的“拐点”预期逐步强烈。

  这次加息进程与以往略有不同,在加息周期展开前已开始了一波波严厉的楼市调控,所以只要加息次数过半(本轮可能加6-8次),就会与楼市调控形成政策合力,促使房价拐点到来,而这个时间点可能在4月至5月。值得关注的是,与以往多次加息不同,央行在宣布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也宣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做出相应调整。随着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有利于楼市调控,稳定房价。

  今年楼市的流行语是政策。政策面对楼市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政策“组合拳”,新国十条和限购令,以及银行对开发商和消费者两方面的“限贷”。目前,中小开发商已经处于“停贷”状态,消费者首套住房的首付优惠政策已经取消,二套住房首付基准利率1.1倍,在具体执行时也已经开始上调。加之去年本市出台旨在限制低密度、大户型住宅项目开发建设的“限大令”,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都会在半年到一年内,对楼市的结构性发展起到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今年土地供应增加,同时向保障房倾斜。虽然向保障房倾斜是去年和前年政策的延续,但几年的时间累加之后,在房型、位置与商品房高度近似的保障房将会拉低房价。

  一般来说,在一轮调控政策出台后,市场大多有个“三个月观望期”。房价是升是降,观望期后大体可以看出个头绪。央行4月5日晚间突然宣布加息,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央行连续四次加息。这次“上调”对楼市开发端和销售端两头的资金来说如同一次“霜降”。而从房地产公司2010年年报看,房地产公司存货的增加和经营现金流的减少,也说明房地产行业在资金上更加紧迫的压力。

  有专家劝告: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应当明白,依靠低利率高杠杆,依靠城市快速扩张阶段的市场饥渴,依靠价格的持续上涨,依靠买“第三套房”的过度需求,依靠特定条件下的优惠政策,那个阶段已经过去了。这不是谁研究出来的政策,这是客观规律。房价“拐点”也可能在四五月份,也可能在秋季。

加息再至 政策累积效应或致楼市拐点最快二季度出现

房企转型时代来临 万科保利大船先调头

房价调控错位中的迷惘

  楼市上演“三连跌”行情

  对这49个城市应尽快实施问责

  70家上市房企存货近8500亿元

  中央调控房市决心坚定 各级政府切实担责

  3月重庆楼市价涨量滞 刚需仍是成交主动力

  81家房企持现金1785亿 开发商销售均价现松动

  多轮调控未撬动杭州房价 松绑土地或将改写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