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的精神


实事求是的精神

喻建国

实事求是精神是科学精神中的一个元,实事就是实际的存在,就是实际的对象,由此出发,去探求存在或对象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实事求是的展现。

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河间献王传》,讲的是西汉景帝第三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明朝王阳明在宋代朱熹“格物便是致知” 理在事中”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它反映了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一个经学和考据学的一个命题,曾经是我国古代学者治学治史的座右铭。

实事求是中的“是”有科学、真理与理想的三重内涵。我们探索、研究、追求的“是”, 首先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即事实的真相,这就是科学范畴中的“是” ;其次是客观事物的合理关系,即公平和公正,这是真理范畴中的“是”;最后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前途,以及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这是理想范畴中的“是”。

科学是宇宙与世间一切存在、运转、过程的面貌、概况和规律的陈述。而所有宇宙和世间的存在、运转、过程全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全都是实际对象的呈现也就是全为实事。对这些实事的陈述,务必在认真探求存在或对象的真相以及其内部联系与发展规律后加以提炼,揭示其本质,这就是求是的过程。

伪科学是对宇宙与世间中的存在、运转、过程的面貌、概况和规律所作出的虚假的陈述。伪科学可以忽悠宇宙和世间的存在、运转、过程,可以伪造宇宙和世间的存在、运转、过程,伪科学的为学就是伪造宇宙和世间的存在、运转、过程,或是对真实的宇宙和世间的存在、运转、过程作出主观的掺假的虚无的陈述。

反科学是对宇宙和世间的存在、运转、过程的面貌、概况和规律所作出的与真实绝对相反的陈述。反科学将宇宙和世间的存在、运转、过程的面貌、概况和规律几乎统统给予非真实的陈述,是一种人为的有意的怀恶的歪曲事实的作为,可以说,反科学的作为者在心理上全是操持邻近精神症性心理防御机制的人。

真正的科学需要人们对宇宙与世间的存在、运转、过程择其一二,进行认真的长期的运用正确方法的观察,将观察留痕做到清洁的无损的全面的存档和保管,而后再对这些留痕进行细致的辩证的符合逻辑的分析,逐渐揭示其中的内蕴,并将其系统概括,寻找出其中的规律或作出全新的符合实际的解释,并用文字、图像、实物、电子资料形成文献。人们按照这些文字、图像、实物、电子资料可以循其轨迹重复显示所陈述的存在、运转或过程。

人们按伪科学的陈述绝不可能重复显示伪科学陈述的存在、运转或过程,人们按反科学的陈述进行重复显示,很有可能会显示出意想不到的可怕到极点的存在、运转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