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总复习计划


小学语文总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精神和“温故知新”的复习理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的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有效梳理练习,加深对新旧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获得的知识更系统化、更条理化,考试才会胸有成竹。” 鉴于我班的具体情况,我们立足切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习要求

本学期是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教学时间紧,而我镇的形势严峻,因而,总复习要体现省时高效的特点,一方面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平时的教学工作争取做到“堂堂清,课课清”;另一方面要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本着“突出重点,简化头绪”的方法,有的放矢地作好知识的归类、整理工作,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1、找准薄弱。复习过程一方面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更加有连贯性,系统性和规律性,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查漏补缺。所以,教师在复习之前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既要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足,又要发现个别的不足,针对这些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这样的复习才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如,可以设计一个表格来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各个知识点的薄弱环节,把它作为复习重点,与教材重难点结合起来复习,既避免了撒网式的题海战术,又提高了复习效率。

2、善于归类。通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在基础知识、阅读方法、习作方法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复习阶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提炼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呈现给学生的练习要有代表性,内容要“精”,形式要“全”,方法要“活”,切实做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以获取“省时高效”的复习效果。

3、注重运用。知识的积累最终是为了运用,因此,复习中要创设各种语言情境和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去运用,真正体现学以致用。

三、复习内容及重点

(一)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内容:

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隔音符号、轻声、儿化

      大、小写字母

      音序查字法

重点:

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

题型如:

1)看拼音写词语、句子。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重点:平翘舌音、前后鼻音、轻声、儿化)。

 2、字词

内容:认识3000个常用汉字,2500字会写。

      汉字的偏旁部首、基本笔画。

      音序、部首查字法,能够据词定义。

      积累一定数量的词语并运用。

      用硬笔写字,有一定速度,行款整齐。

      谚语、歇后语积累、运用。

重点:

能够据词定义,积累一定数量的词语并运用。

题型如:

1)按要求写成语:动物名称的词语(成语)

    2)照样子写词语:ABB   AABB

    3)组词:辨字组词、多音字组词。

    4)补充词语、歇后语、根据情境写谚语、歇后语。

3、句子

内容:运用常用词语、关联词造句

      掌握几种常用句式的变换(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

      缩句、扩句

      修改常见病句

      了解名言警句、格言、对联、古诗

重点:

掌握几种常用句式的变换,了解名言警句、格言、对联、古诗

题型如:

1)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意思。

2  根据不同词语的意思造句。

3) 根据情境写古诗名言警句。

4)修改病句:成分残缺、自相矛盾、指代不清用、前后重复和矛盾等。是否正确运用顿号、冒号、感叹号、分号、破折号等。

5)说说句子的修辞方法,用上比喻、拟人等方法使句子更生动。

(二)阅读

内容: 整体把握表达课文思想内容的技能;(表达主要内容方法:部分理解——归纳、提问题找答案,了解叙述顺序、读文章想画面)

注意联系,理解词句;

认识表达方法:过渡、照应、抒情、描写等;

能根据阅读提出不懂的问题;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觉;加标点符号;

阅读作品体裁以叙事性为主,兼顾说明文,诗歌等;

有感情朗读,朗读基调、节奏、重音;

重点:

借助词典,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题型如:

1)按原文填空:12册要求背诵、默写的内容,古诗,说说为什么喜欢背诵这些段落;

    2)联系上下文,推想词语意思;

3)准确把握人物的形象:如:诸葛亮、詹天佑等;

4)指出下列句子应该用什么语气读;

(三)习作

内容: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课后感和常见应用文。

      2)明确观察的要求、方法、步骤,记实作文、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应用文的格式,修改符号。

      3)会编写作文提纲,习作具体,感情真实,会分段,正确使用标点。

      440分钟内写出400字左右的习作。

重点:

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表达真实情感的能力

题型如:

    1)记实作文——重点是训练学生表达真实情感的能力。复习写人、记事类习作,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作文题跟别人交流,列提纲。

如:《我能行》《当谁不在的时候》《我学会了什么》《我是       的一个人》《他进步了》《瞧,我们一家》《街头见闻》。

2)想象作文——想象内容的丰富形象。包括童话故事、想象未来、科学幻想等。

如:围绕古诗想象,写一篇作文;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我的理想。

3)应用文——注重实用价值,注意书写格式。包括书信、说明书、建议书、读后感、调查报告、缩写、假条、留言条等。重点:书信、建议书、读后感。

4)看图作文(会意作文)

(四)口语交际

内容: 以介绍、讨论、转述、推荐、讲演、辩论等形式进行听说训练;

       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

       能清楚明白用普通话口述见闻,当众做两分钟的发言,态度大方。

重点:

以介绍、讨论、转述、推荐、讲演、辩论等形式进行听说训练;

题型如:

1)听一首录音,设计若干问题,学生阅读;

2)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交流收获的信息;

3)设计一个情境,模拟对话交流;

四、复习方法

(一)、综合性复习

1、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一节中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的着眼点之一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我们就紧密结合语文教材,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以训练学生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能力。

2、语文学科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因此,综合性语文学习必然要和其他科目相结合,这也是新教材中反复提倡的跨学科学习方法。

3、充分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儿童的社会生活中有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儿童的游戏,儿童的吃穿住行,儿童身边的科学技术,社区,环保……都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素材。  

(二)、分类性复习
  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基础知识部分,就按上面提到五个方面。阅读部分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来分,也可以从文章的表达方式上分。作文的分类也很多,可以从写人、记事、写景和应用文来分,也可以从命题的形式来分。
  在进行总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突出重点。从学生的角度看,我们要特别注意差生,多帮助他们一点,从而提高及格率。从整个学习内容来看,阅读和作文是重点。在阅读的复习中,词、句、段的理解是重点。在作文复习中,怎样把话写通顺是重点。从学生学习的方式来看,探究性的学习是重点。提出自己需要了解的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关键。
  2、讲练结合。在整个复习阶段,要以学生自己的复习为主,要以练习为主,但是老师必须作适当的提示、归纳。在一堂课上学生应该有口头的练习,又有笔头的练习。

五、复习具体时间安排

复习时间一般为四周左右。应落实好每周甚至是每天的复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总复习安排表

知识

版块

时间

复习要点

主要措施

汉语

拼音

51214日(3天)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汉语拼音字母表。

3、轻声、儿化、隔音符号。

1、默写4个表(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字母表)

2、做典型练习题

字、词

51520日(6天)

 

 

 

1、音序、部首查字法及根据词定义。

2、汉字的偏旁部首、基本笔画。

31112册的多音字、形近字。

4、成语、谚语、歇后语分类及运用。

5、常用关联词。

1、过关1112册生词和“读读背背”词语、谚语、歇后语。

2、整理12册部首特殊的生字

3、整理1112册形近字及常见多音字。

4、讲练典型习题。

句子

 

 

 

 

 

52125日(5天)

 

 

 

1、名言警句、格言、对联、古诗的含义及运用。

2、根据词语的不同含义造句。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句式变换。

4、修改病句。

5、句子的修辞手法。

6、抓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的意思。

1、过关12册名言警句、对联。

2、小学生经典诗句的归类、默写过关。

3、讲练典型题。

 

 

阅读

52631日(6天)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或据字义想词意)。

2、联系文章,谈重点句子的理解。

3、自主提问,自主解答。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5、根据语境,灵活运用词语(概括或重组或展开想象)能力。

6、认识表达方法:过渡、照应、抒情、描写等;

7、阅读作品体裁以叙事性为主,兼顾说明文,诗歌等;

1、过关12册要求背诵的内容。

2、复习1112册名篇名段。

3、梳理12册单元重点,联系典型习题。

4、练习新题。

 

口语

交际

综合

性学习

61622天)

1、听、记训练的技巧。

2、对话的写法。

1、选择12册的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典型题目,练习写下来。

2、进行听记训练。

 

习作

 

 

63675天)

 

 

 

1、各类习作的重点要求及写作技巧。

2、复习编写习作提纲。

3、介绍大、小作文题题型。

4、审题指导。

 

1、分类整理写过的习作,修改完善。

2、提供题目,指导写提纲。

3、练习大、小作文题。

 

综合

测试

686125天)

综合检测、反馈

改卷反馈

 

613至考试

机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