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家庭主妇们正在担心,西瓜吃起来不安全。此前官方媒体报道称,西瓜被注射了一种名为膨大剂(化学名称为氯吡苯脲)的植物生长刺激素,这引发了对又一桩食品安全丑闻的担忧。
中国最大在线论坛——新浪(Sina)微博平台上的一名用户说:“听到这个西瓜爆炸事件后,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吃什么。”
在北京的夏季里,西瓜随处可见,大多数家庭都会在冰箱里放上一个西瓜,以缓解暑热。但今年,这种无辜的水果却陷入了自己的食品安全丑闻中。
官方媒体报道,在靠近南京的丹阳市,115英亩瓜地里的西瓜在一次强降雨后出现爆裂。上周视察了现场的南京农业大学(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教授汪良驹表示,西瓜之所以爆裂,是因为一种植物生长刺激素——膨大剂——在西瓜生长过程中,被过早地使用了。
在此次西瓜爆裂事件之前,今年还爆出了另外几桩食品安全丑闻,从瘦肉精猪肉、地沟油,再到含有重金属的大米。尽管三聚氰胺丑闻——有毒婴幼儿配方奶粉导致数以千计儿童中毒——已过去了三年时间,但食品丑闻仍然势头不减,公众在食品问题方面神经依然高度紧张。在北京,一些中上阶层居民甚至已开始去郊区自己种植蔬菜,以确保其质量。
西瓜爆裂的现象在江苏省已存在多年,但此次引起全国关注,是因为周一播出的一则电视报道。
官方媒体援引汪良驹的话称:“所有南京地区的人都称这种品种叫做‘爆炸瓜’,因为它的瓜皮薄到你刚一去切它,它就很容易破开。”汪良驹接着表示,这种特殊的西瓜品种是从日本引进的。
用在西瓜上的这种化学药剂,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用于刺激水果生长。但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表示,在美国的实验中,它被认为与老鼠的肾脏炎症有关。
尽管“爆炸瓜”或许不会成为新的三聚氰胺,但它们暴露出了中国农业面临的一个更大挑战:规范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汪良驹表示:“中国农民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应该告诉他们何时、以及如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化肥与农药。”
大多数中国农地都是家庭管理的小块田地。农民们通常认为,化肥施得越多——在这个案例中是膨大剂——效果越好。在许多地区,化肥与农药的过度使用已经造成土壤营养成分流失、过度酸化,而且污染了河流与湖水。
“爆炸瓜”再曝中国食品安全隐患
评论
13 views